专家访谈 > 心包疾病 > 李小波教授谈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李小波教授谈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时间: 2013-03-27 13:5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光临求医健康访谈间,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小儿心外科李小波教授到我们的访谈间,与大家谈一谈心包疾病方面的问题。李教授,您好。首先我想问你的是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
李小波教授

  李小波教授: 一、临床指标

  (一) 主要指标

  1.血培养阳性:分别2次血培养有相同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微生物(如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

  2.心内膜受累证据: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内膜受累证据,有以下超声心动图征象之一:

  (1) 附着于瓣膜或瓣膜装置,或心脏、大血管内膜、或置植人工材料上的赘生物;

  (2) 心内脓肿;

  (3) 瓣膜穿孔、人工瓣膜或缺损补片有新的部分裂。

  3.血管征象:重要动脉栓塞,脓毒性肺梗死,或感染性动脉瘤。

  (二) 次要指标

  1.易感染条件:基础心脏疾病,心脏手术,心导管术,或中心静脉内插管。

  2.较长时间的发热(≥38℃),伴贫血。

  3.原有心脏杂音加重,出现新的返流杂音,或心功能不全。

  4.血管征象:瘀斑,脾肿大,颅内出血,结膜出血,镜下血尿,或Janeway斑。

  5.免疫学征象:肾小球肾炎,Osler结,Roth斑,或类风湿因子阳性。

  6.微生物学证据:血培养阳性,但未符合主要指标中的要求。

  二、病理学指标

  (一) 赘生物(包括已形成的栓塞)或心内脓肿经培养镜检发现微生物。

  (二) 存在赘生物或心内脓肿,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伴活动性心内膜炎。

  三、诊断依据

  (一) 具备以下(1)~(5)项任何之一者可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1) 临床主要指标2项;

  (2) 临床主要指标1项次要指标3项;

  (3) 心内膜受累证据和临床次要指标2项;

  (4) 临床次要指标5项;

  (5) 病理学指标l项。

  (二) 有以下情况时可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

  有明确的其他诊断解释临床表现;

  经抗生素治疗嘎4d临床表现消除;

  抗生素治疗≤4d手术或尸检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证据。

  (三) 临床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但不具备确诊依据的仍应进行治疗,根据临床观察及进一步的检查结果确诊或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