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气胸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专家:天气寒冷会刺激呼吸道炎症加重,多个肺泡破裂形成肺大泡,肺大泡再破裂就容易把肺冲出一个洞,导致气体漏入胸腔,形成气胸。长期患严重呼吸道疾病的老年患者在冬天应特别注意。
复发性气胸患者宜作胸膜固定术。创伤性气胸治疗一般可按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原则进行,但应强调及时诊断、积极抢救、防止并发症发生,预防复发。
记者:气胸的中医治疗方法
专家:有关中药治疗气胸的报道国内较少,临床上气胸多继发于慢性肺部病患,临床表现多为肺气不足,肺阴亏虚及气阴两虚之证,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以提高疗效。
辨证分型治疗(1)肺气虚
治法:补益肺气。
药方:补肺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补益肺气固表,桑白皮、枳壳宣肺利气,紫菀、甘草止咳化痰。
若胸痛甚加薤白通阳止痛。舌苔白腻痰多可加获茯苓、半夏、厚朴燥湿化痰。
(2)肺阴亏虚 治法:滋养肺阴。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方中麦冬助百合润肺,元参助生,熟地滋养肾阴,以抑肺经之虚火。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平肝火,贝母润肺止咳。气促者加五味子敛肺气,有潮热者可加地骨皮,银柴胡,知母,鳖甲清虚热,盗汗者加浮小麦,乌梅收敛止汗。
(3)肺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补肺汤与百合固全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补益肺气固表。百合、麦冬滋阴润肺。当归,芍药生熟地、元参滋阴养血,桑白皮、枳壳宣肺利气。紫菀、贝母、甘草止咳化痰。
饮食减少,可加扁豆、山药,蔻仁,内金健脾和胃理气。去地黄,麦冬、元参滋腻之品。阴伤较甚,潮热盗汗者可加地骨皮,鳖甲、乌梅、浮小麦清虚热敛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