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脑血栓 > 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

时间: 2013-03-18 20:1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1.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高脂血症,脂类物质在血管壁沉积,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黄元伟教授等通过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动脉硬化指数,保护血管内皮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罗海明教授等的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口服通心络胶囊2周后,对避免不稳定斑块处血小板的进一步积聚,防止病情反复与恶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也是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发生的主要原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解除血管痉挛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缺血的主要目标。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郭静萱教授通过对改善和修复血管内皮为重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能够遏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全面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有效防止心脏事件发生。北京友谊医院贾真教授等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内皮功能的影响,发现通心络胶囊能缓解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与其可改善内皮功能、解除冠脉痉挛有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等研究通心络胶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兔内皮功能损害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可预防高胆固醇饮食兔的血管内膜增殖,降低兔血脂和主动脉组织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能一定程度改善内皮功能。国内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曾定尹教授等研究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保护的实验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能减轻高血压时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3.抗动脉硬化、稳定易损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血栓在心脑血管内形成后的脱落更是心肌梗死、脑梗塞发生的直接原因。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内科吴宗贵教授等,采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构建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机制。实验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可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对于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这也是中药复方成分的优势所在。

  4.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

  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患者大血管疏通后微血管已经遭到破坏,如何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保护了微血管,对冠心病、脑血栓形成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治疗。

  国内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等通过对通心络胶囊、卡维地络及缬沙坦对兔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对血管内皮和微血管功能保护的对比研究表明:通心络胶囊可减少心肌出血发生率并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通心络胶囊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完整性得以维护的**药物。

  (转自百拇医药网)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