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脑血栓 > 心脑血管病专家吴以岭谈脑血栓的防治

心脑血管病专家吴以岭谈脑血栓的防治

时间: 2013-03-18 20:1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心脑血管病专家吴以岭教授谈脑血栓的防治

  专家简介:

\

  吴以岭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致死亡者约占总死亡人口的45%左右,即平均每年约有260万,每小时约300人。我国每年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0亿元,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遗传因素只占15%,而因个人生活方式发病的占60%。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的。

  记者:作为心脑血管病治疗领域里的专家,在您看来,要想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吴以岭教授:预防心脑血管病,主要应该从生活方式着手。首先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同时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这些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疾病。

  记者: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是什么?

  吴以岭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病,关键要抓住四个方面:①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使血栓不容易在心脑血管内形成;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消除心脑血管病变的始动因素;③抗动脉硬化、稳定易损斑块,使在血管壁形成的血栓斑块不容易脱落堵塞小血管;④心肌梗死、脑梗塞发生后,要注意用药物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

  记者:您刚刚出版的《络病学》把“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研究”作为重要章节进行了深层阐述,并且络病理论的代表药也成了目前医学界的研究热门,您可以结合您的研究,给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作一个科普性的解释吗?

  吴以岭教授: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医界治疗心脑血管病多采用活血化瘀药物,主要针对血液的黏稠凝聚,忽视了对动脉血管本身的治疗。络病理论认为,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包括络脉瘀阻与络脉绌急两大病机。络脉瘀阻表达了血液的黏稠凝聚、动脉硬化阻塞;络脉绌急表达了血管自身病变,如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容易形成的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等。要有效地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病,不仅要改善血液的黏稠凝聚,更要改善血管自身的病变,因为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这也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代表药物通心络胶囊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个突破,它可以降脂抗凝,抗动脉硬化,稳定易损斑块,溶解血栓,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解除血管痉挛。通过这一系列作用达到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脑血栓形成的目的。同时,它的降脂抗凝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还可以预防易患心脑血管病人群的发病率。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医学专家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机理,发表了500余篇论文,都证明了通心络胶囊的临床价值: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