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多“路”入手
马振宇:小儿脑瘤多发生在脑中线附近,如蝶鞍区、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儿童颅内中线肿瘤,特别是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由于位置深、周围组织复杂,以往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手术的禁区。而现在,我们在国际、国内首先提出通过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和前额纵裂入路,彻底解决此区域肿瘤不能切除的问题。
颅内囊肿行开颅手术,往往都存在复发、感染、出血等问题, 而采用颅内囊肿分流术,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鞍区肿瘤是小儿神经外科的多发病,肿瘤的全切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对小儿预后至关重要。对于颅内鞍区巨大肿瘤,一般一次手术难于彻底切除,但我们可根据肿瘤分期选择不同入路的手术方法,有效地解决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等问题。
主持人:放射治疗是治疗某些脑瘤惟一的选择吗?
马振宇:有的肿瘤,如生殖细胞瘤、脑干胶质瘤等,放疗可能是惟一的治疗选择。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不仅要照射肿瘤的局部,为了避免肿瘤的播散,还要照射全脑和整个脊髓。
另外,对于手术切除不彻底的良恶性肿瘤进行术后放疗,都是有效的。
化疗:应用较少
小儿脑瘤的化疗目前应用较少,但对髓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采用化疗,效果还是相当满意的。
有的肿瘤,需要将以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治疗,我们称为“综合治疗”。但不管用哪种方法治疗,整体来看,小儿脑瘤的预后比成人差,其原因比较复杂。有些小儿脑瘤发现较晚,来诊时肿瘤已十分巨大或已有转移;有些是因为小儿脑瘤恶性的比例较成人大;有些则是肿瘤术后未坚持综合治疗。此外,需留意术后恢复,这也是治疗小儿肿瘤不可忽视的一步。
专家及科室简介
●马振宇,我国优秀小儿神经外科专家,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年,曾担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多个专业组主任,是我国小儿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之一。率先在国内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细胞瘤,并开展此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率先开展颅内囊肿腹腔分流术;率先开展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前额纵裂入路来切除中线肿瘤,其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国内优秀水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儿童鞍区肿瘤术后癫痫与血钠紊乱密切相关,有效地控制术后癫痫的发生,明显地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
现已完成神经外科成人各种手术2000多例、小儿各种手术3000多例,成功率达95%以上。其科研课题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4项,参编专著5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
●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中心,配备专业的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国际先进的专科设备、儿童乐园式的病房及设施,以治疗小儿神经外科疾病为特色,主要包括:颅脑与脊髓肿瘤、脑血管疾病、颅脑和脊髓的先天性畸形、颅脑与脊髓损伤、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