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杨铁生:类风湿性关节炎强调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一般用2—3种药物)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和预后。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和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适当的休息、理疗、体疗、正确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等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可适当活动,慢性迁延期可短期休息或减轻工作,应与治疗性锻炼相结合并配合理疗。
2.药物治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包括非甾类抗炎、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遏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是临床最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如布洛芬、扶他林等。(2)改变病情的药物(DMARDs),这类药物也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该类药物较非甾类抗炎药发挥作用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6个月,故又称慢作用抗风湿药。这些药物对延缓和控制病情的进展有很好的作用。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强调早期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病情较重、有多关节受累、伴有关节外表现或早期出现关节破坏等预后不良因素者应考虑抗风湿药物的联合应用。临床上常用的抗风湿药物有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羟氯喹、来氟米特、艾得辛、雷公藤等。此外,目前已有多种植物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如雷公藤多甙、白芍总苷、青藤碱等,可辅助其他药物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达到临床缓解,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3)生物制剂:主要用于病情发展较快的患者。临床上常用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拮抗剂、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拮抗剂、抗CD20 单抗以及T细胞共刺激信号遏制剂等。主要用于病情发展较快的病情。
3.外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内科正规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为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并不能治疗疾病,故术后仍需药物治疗。常用的手术主要有滑膜切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以及软组织修复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