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乳”与“扩张症”、“肉芽肿”有什麽区别?
记者:“浆乳”与“扩张症”、“肉芽肿”有什麽区别?
专家:“浆乳”病变范围很小,总离不开乳晕,与乳头畸形有关,而与婚姻、哺乳无关。发病年龄很轻甚至中学生,红肿、疼痛、肿块总不会离乳头很远。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断断续续好多年,常记不住发病的具体日期。但是“肉芽肿”发病的起始部位常远离乳头,患者往往能说出某月某日突然发作,疼痛剧烈,甚至发热或伴有关节痛,多是30多岁的经产妇,有哺乳障碍、药流、紧急避孕药(毓婷等)、小孩碰撞等等病史。“肉芽肿”常在几个月内此起彼伏的发病最后累及全乳,穿刺孔出脓,切开更不愈,外敷中药烂成大洞,请看我们“肉芽肿”术前的千姿百态,“浆乳”术前大同小异的两组照片,虽有点恐怖难以入目,但发布这些照片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不少医生说的不明确,病人自己可以对照一下,看看得的到底是什麽病?免得自己不明不白。现在再看扩张症的术前照片,见照片1、2,3,多少能看出她们三者的不同之处。典型的“扩张症”好发于年纪较大的妇女,平均年龄54岁,是集合导管老年性退化的结果,导管淤积发炎也会有大量浆细胞侵潤,故也叫“浆乳”。可见浆细胞侵潤并没有什麽特异性,我们把乳晕旁瘘管称作“浆乳”,仅是遵照大家的习惯而已。有些人年龄并不很大,导管扩张却很明显,甚至全乳的大小导管均扩张,内含草绿色牙膏样物,大部分人没有任何症状,仅少数人乳头有多孔溢液或肿块。没有症状的导管扩张可以与“肉芽肿”、“浆乳”或乳癌、增生等任何乳腺病同时并存,此时的病理报告应以后面的主要病变为主,注明伴有“扩张症改变”即可,不要把“浆乳”、“肉芽肿”误报为导管扩张症。
记者:“肉芽肿”是怎么得的?为什么现在这么多?
专家:我是坚守乳腺专业年头最长的医生,从1977专门搞乳腺一直到2001年,我没有见过一例“肉芽肿”,我们发表的论文所总结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的162例,全是“浆乳”,2002年见过一例“肉芽肿”也当成“浆乳”,用“斩头术”也不成功,激发了我深入研究“肉芽肿”的决心,查阅文献,对比资料(具体内容请见“国内肉芽肿文献评述”的长文)。退休后安静于普祥小医院,放弃乳癌手术,专门研究“肉芽肿”的治疗,每个病例亲自主刀、问病史、管病人、复查病理切片,对“肉芽肿”的认识逐渐深入,也发现“肉芽肿”病人逐渐增多,按以前国外的统计乳癌与“肉芽肿’的比例是25:1,据北京普祥医院的资料几乎是1:1了。“肉芽肿”发病率上升与致敏因素逐渐增多有关,激素类药物广泛使用或残留于饮食之中,频繁的药物流产,紧急避孕药多次使用,内分泌紊乱现象增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上升。遗憾的是现在不少医生的知识远远跟不上疾病的发展,临床和病理医生不能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诊断,几乎使所有病例都错过了较好手术时机。我呼吁病人自己解救自己,单独的办法就是上网查询,奉劝医生上网学习,知识陈旧是跟不上疾病发展的。
记者:“浆乳”、“肉芽肿”为什麽术后还会复发?
专家:“浆乳”是乳头畸形所致,乳头发育不良必然大导管也不正常。正常的乳头是由纤维组织、15—20条平行排列的输乳管(内衬鳞状上皮)、肌上皮细胞等构成,所以能够勃起发硬。乳头发育不良造成内翻、分裂等各种畸形,有的根本没有乳头组织,仅是一层皮,输乳管怎么长?只好扭曲地附着在乳晕真皮下,后面相连的集合导管又叫大导管必然同样扭曲变形,很容易阻塞发炎,一旦发炎就不是一根导管病变而是多条甚至全部,简单的切开引流只能引流一个脓肿,没有清除阻塞处的病根怎么能彻底?复发就在所难免。我们做的叫病灶清除术,即使把肉眼所能见到的病灶、扩张的导管全切除,还是可能有残留,因为暂时尚未扩张的输乳管或大导管像头发丝那么细,很难发现。如果大范围切除,需从真皮下刮净,这就会破坏乳头血运,导致乳头坏死发黑,所以在保全乳头的情况下难免复发,即保护乳头与切净导管是一对矛盾,手术操作不亚于“走钢丝”。我近3年作的浆乳中也有2例复发,我的体会是炎性病变越轻、越靠近乳头根部、病理切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者复发的可能就越大。因为炎症很轻,没有坏死病灶,看不清病变范围,就有可能残留曾经发过病的导管,留下死灰复燃的种子,所以掌握手术较好时机是很重要的。以前我曾认为炎症消退伤口愈合期是较好手术时机,现在看来完全没有炎症表现也不利于治疗。
至于“肉芽肿”术后复发,当然是病变没切净,但要想切净肉眼看不见的散在病灶谈何容易!地道、暗堡隐藏于正常的腺体和脂肪内,只靠眼看、手摸很难一点不残留,只好把可疑的腺体全切除,这样就牺牲了乳房外形,如果想保留看似正常的腺体做内部移位整形,那就会冒很大的复发风险,因为病灶只要残存一点点,术后2天内闪电般复发,我们有3例这种情况,立即再做小手术才治愈出院,一例先后做了4次,病变沿引流管蔓延,渗出的液体PH值8、2,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最后怀疑碘伏过敏,回家换药伤口直至愈合。武汉的一例是术后一个月复发,因无意中怀孕所致,二次手术治愈,所以“肉芽肿”术后1—2年内,禁止妊娠,应当严格避孕。
应当知道“肉芽肿”的性质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迟发型超敏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瞬间过激的炎性反应,敌我不分,伤及无辜,波及极广,损害极大,肿块突然出现、变大,甚至发热,波及关节或皮肤造成风湿性改变,血沉快,抗链“0”、类风湿因子阳性,C3补体增加,催乳素升高等等一系列改变,所以“肉芽肿”应当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切除一侧病变腺体,决不能保证对侧不复发,因为双侧乳腺同处于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中,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普遍规律应当累及双侧,对称性发病,就像风湿性关节炎那样。但目前所见双侧同时发病者甚少,先后发病的只见3例,具体原因目前我还解释不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