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健身 > 两位专家谈如何运动才能有益健康

两位专家谈如何运动才能有益健康

时间: 2013-03-20 18:5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今天我们来聊的是运动与健康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定为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提倡体力活动,提出的口号是"运动有益健康"。今年的主题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提出的?

  陈吉棣: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调查资料发现,发展国内家有77%的人因非传染性疾病而死,例如:心脑血管病、心脏病、肿瘤、糖尿病等,它的死亡率飞速上升,这种流行趋势的转变与缺乏体育运动有关系,因此将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运动有益健康"。

  主持人:以上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国内家的调查,那么我们国家对这样的情况有没有相关的调查资料?

  陈吉棣:我国1998年调查资料显示前10位的病死原因是由于这些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如图: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看到传染病在大幅度的下降,从 1958与1998年相比较发现,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大幅度的上升,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非传染性疾病的病死率也在70%以上,1999年统计我国现在有1亿多人高血压患者,2000万以上的人有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

  主持人:除了患病的人以外其它的人群调查是什么的情况?

  高崇玄:我国青少年身体某些素质下降表(2000年与1995年相比):

  立位体前屈:7-12岁 平均下降0.4cm 13-18岁 平均下降1.8cm 19-22岁 平均下降2.5cm;

  立定跳远:7-12岁 平均下降1.9cm 13-18岁 平均下降1.8cm 19-22岁 平均下降2.3cm;

  斜身引体(男):7-12岁 平均下降2.1次;

  引体向上(男):13-18岁 平均下降2.1次 19-22岁 平均下降1.9次;

  仰卧起坐(女):7-12岁 平均下降2.6次/分 13-18岁 平均下降1.2次/分;

  19-22岁 平均下降0.7次/分。

  主持人:对于健康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对于不健康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人群在增多,是不是基于以上情况才提出这样的口号?

  陈吉棣:非传染性疾病是终生的疾病,除自己痛苦外对家庭生活、社区、整个国家、民族发展以及持续经济发展都有极其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提倡运动活动。

  主持人:运动能够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吗?与不良方式、饮食结构有关系吗?

  陈吉棣: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妇女医院对70000多名护士进行8年的追踪调查发现,每天走3小时与不走路的人相比冠心病的发病率可以下降30-40%,另外一个例子:将糖耐量分泌不正常的人分为两组,一组运动,另外一组不运动,结果发现运动这个组从糖耐量不正常变为糖尿病可以下降,下降率为70%。体育运动确实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活动后人体消耗糖就增加,身体内部运转葡萄糖的机制也会活跃起来而且很快把它运走,管理糖代谢最重要的内分泌叫胰岛素,糖尿病人有胰岛素抵抗,腹部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得了糖尿病,通过运动减去腹部的肥胖从而解决了胰岛素的抵抗问题,也就减少了糖尿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的消耗、利用、运转以及对胰岛素的增加、受体活动增加都有关系。

相关标签
两位
专家
如何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