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关注由本期健康访谈栏目。您还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和专家进行交流。现在时常听到烦这个事,上班烦、吃饭烦、堵车烦,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觉得挺烦的。现在已经是开学际了,中小学生应该是无忧的年纪,但是也经常会把烦字挂在嘴边。今天的节目特别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贾竑晓跟大家聊一聊有关焦虑症的话题。让我们认识一下贾教授。您好。
贾竑晓教授解答焦虑症的相关问题
贾竑晓:主持人好。
主持人:12岁的小学生,小刚,自从出生以后,一直跟母亲睡觉,母亲给他很多安全感,他跟母亲是形影不离,平常上厕所也要求妈妈等着他。到了晚上很习惯性的钻进妈妈的被窝里。小刚要上初中了,妈妈希望他独立一点,让他独立睡眠,小刚要么是睡不着,要么是睡着了夜里惊醒,一到晚上就特别容易害怕,经过儿童医院心理医生诊断,他患上了焦虑症。这个焦虑症应该是怎么界定的?
贾竑晓:首先是情绪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常用几个成语完全概括它的表现。第一是杞人忧天,第二是无病呻吟,第三个是热锅上的蚂蚁。第一个杞人忧天是过分的担心小的问题,不该发生的问题。过分担心的时候,人的表现方式就会表现为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会表现在几个方面,紧张、不安。
主持人:就像小刚似的坐卧不宁。
贾竑晓:会出现躯体问题,会出现无病呻吟,表现几个方面,第一会失眠,第二出现心慌、甚至心脏上的疼痛、手抖、出汗包括其他的躯体的问题,内科的检查也检查不出来。刚才这个小孩从小对母亲非常的依恋,人格的发育不够,跟母亲突然间分开,出现了焦虑,第一是失眠、第二是不安,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具体的问题,进食的问题或者是其他的问题。
主持人:像这种情况,生活中几乎每个父母都会遇到,可能小朋友小的时候会跟父母一起睡觉,3—5岁,小刚已经到12岁才跟父母分开睡,一般怎么样让他们比较平稳度过这个时期?
贾竑晓:首先从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依恋要逐渐的解除,尤其是到了3—5岁之后,过分的依恋要解除,要让孩子尽可能的自立,让孩子独立生活,自己做事情,不要过多的保护孩子,尤其是跟男孩子跟母亲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女孩子跟父亲之间的关系,过度的依恋,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第二培养孩子自己对新的环境,然后接受程度,或者对新环境的兴趣。比如说孩子可以去幼儿园,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了解幼儿园好的地方,让孩子尽快接受这个环境,接受这里的老师、同学。这是一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适应新的环境。过分依恋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依恋性会强。
主持人:不光是小朋友产生焦虑,大人在工作中也特别容易焦虑,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或者是老板催着,比较焦虑。这样是不是都是焦虑症?
贾竑晓:焦虑和焦虑症是两个不可混为一谈的,焦虑不等于焦虑症,焦虑是人类正常的情绪,所谓的焦虑人类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产生的正常的心理反映。这种焦虑情绪是人类进化很重要的因素。焦虑对人类进化有好处,对生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做过一个很优秀的实验,有中度焦虑的人工作水平是很好的,焦虑水平低的人,总觉得孩子水平不好,焦虑水平很高的孩子,一旦考试要不断的小便,这样也不好,焦虑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如果我们没有焦虑情绪,人活着也没有意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