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精神科 > 焦虑症 > 焦虑症的治疗

焦虑症的治疗

时间: 2013-08-12 13:5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我们经常听到特别悬的治疗方法,大家觉得药物治疗是特别实际的,但是还有一些很悬乎的。还有一些养宠物、香精、甚至是穿上旧衣服等等,用这种方法治疗焦虑症,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

  贾竑晓:焦虑症本身达到病的程度是生理学出现了异常,利用上述这些方法去治疗,至少是目前没有证据的,并且我觉得如果真到焦虑症的时候,也不会有具体的疗效。但是方法作为自我暗示其实也可以尝试,尤其是特别轻的时候,国内人这种自我暗示比较强,你相信他,对轻度的焦虑情绪会缓解也是可以尝试的。但是不要对中度、重度的焦虑拿这种方法治疗,可能是会耽误病情的。

  主持人:这些方法是辅助的,一定不能代替药物的治疗。

  网友:我妈妈总是觉得全身都不舒服,所有的检查都说没有其他的病情,但是她就是觉得坐立不安,觉得哪都不对,经常需要别人陪伴,可是她已经过了更年期,高血压的情况也不错,是不是你说的焦虑症?

  贾竑晓:躯体焦虑,表现在觉得自己不适,检查没有问题,紧张不安,不知道有没有失眠的问题,如果内科检查没有问题,自然用抗焦虑药就会很好的改善。

  主持人:现在老年人心理问题普遍都比较严重,因为年轻人工作比较忙,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的需求。但是也有一些老年人无病呻吟。

  我有一个朋友说,他的母亲会经常对着家里的人说,我怎么觉得我是空巢老人呢,我身边的人都不关心我,或者你们都起不到这个作用,这种情况是不是也属于焦虑症?

  贾竑晓:这个不叫焦虑症,只能说是心理适应问题。焦虑症一定是有一些一情绪方面的表现,比如说身体上的不适,包括身体上的反映,然后才能算是焦虑症,这是仅仅对目前处境的心理反映而已。

  主持人:我们要分清楚是反应,有没有带来身体上的反应问题。

  网友:我有强迫性的精神焦虑症,经常出现强迫关键,导致焦虑抑郁,当出现强迫观念的时候,怎么调整自己,怎么逃出这个怪圈?

  贾竑晓:最基本的症状是以强迫症为主,取决于强迫有多重,中度以上要靠药物治疗,轻度可以自我心理治疗也是可以帮助的。

  网友:右侧叶腋萎缩和焦虑强迫有关系呢?

  贾竑晓:目前没有必然的科学关系,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跟这个关系不大,往往这个萎缩的人往往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出现了之后,两方面治疗,一方面针对焦虑、抑郁吃一些药物。不知道是生理上的萎缩,还是其他的萎缩。要区分才能确定治疗的方法。

  网友:我的病情是开始一天之中好好的,但是在工作中有时候想一些东西,或者是看到一些东西,整个人都呆了,脑子一片空白,脑子晕晕的,特别害怕的样子,几十秒之后,又什么事都没有了,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睡觉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记性特别差,现在一年多了,现在心理总是觉得害怕,不知道害怕是什么,脑子里面也觉得时刻的紧张,不能平静下来,这期间买了很多补脑液,还有买过很多营养片,没管用。是什么病,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吃什么药好?好辛苦,主要是那十几秒的感觉好害怕,不能平静。

  贾竑晓:这样的网友应该是焦虑症。达到药物治疗的程度了,吃一定的药物可以缓解,食物只能起辅助的作用,不能起根本性的作用。

  主持人:已经影响到了注意力?

  贾竑晓:对。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比较危险,尤其是开车情况下,或者是有一些危险的场景下,短暂的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主持人:虽然一天中可能是几次十几秒但是是非常危险的,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

  贾竑晓:对。

  网友:专家,刚刚听您讲了很多,但是还想让您讲讲焦虑症和高血压到底是什么关系?到底有没有关联?

  贾竑晓:是有关联的,高血压本身因为生理因素导致了高血压,但是心理因素对它有促发和加重的作用,焦虑症对高血压会起加重的作用。

  主持人:二者是有关联的?

  贾竑晓:对。

  主持人:很好的控制了情绪对高血压是不是有控制?

  贾竑晓:对。

  主持人:我对高血压控制了是不是对情绪反过来有控制呢?

  贾竑晓:如果情绪本身导致了血压不稳定,但是临床经验来说是控制不好的,即使把血压控制了焦虑情绪并没有控制,情绪不断的波动,血压还是会变化的,通过吃抗焦虑药物血压比较平稳,如果是继发性的可以停掉。

  主持人:有些人脾气比较好,忽然之间比较暴躁了,有些人会说他是病拿的。这种情况下治疗原发病,暴躁会不会治好?

  贾竑晓:躯体之病爆发的一些情绪问题,或者是行为问题,脑瘤等等一些病会导致一些情绪的变化,如果原发病好了以后,情绪自然会好转。但是也不排除在治疗原发病的时候,可以合并抗焦虑的药物对情绪的好转也是有帮助的。

相关标签
焦虑症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