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骨科 > 骨肿瘤 > 保肢手术难度大 医生水平差异致复发率不同

保肢手术难度大 医生水平差异致复发率不同

时间: 2013-02-28 15:0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记者:骨肉瘤手术,哪些患者可以保肢?

  张伟滨:一般来说,如果主要血管、神经都被肿瘤包住了,就没有保的价值了,没有血液循环肢体不会活,没有神经肢体不会动。

  还有一种情况是肿瘤太大了,尽管对血管、神经影响都比较小,但是周围的软组织和皮肤都被肿瘤侵犯了,尽管有技术能把肿瘤都切掉,但切掉以后就剩下骨头、血管和神经,周围的肉和皮肤都没有了,这样保下来的肢体功能非常差,所以一般也不保。

  以前发生骨折的病人我们也不建议保肢,因为骨折的部位等于肿瘤散开来了。但通过有效化疗,如能使肿瘤再次缩小,重新显现肿瘤的边界,这样的病人如能切除干净,病人的肢体我们照样可以保留下来。

  在我这里四肢骨肉瘤的保肢率已能达到80%-90%以上,国内大多数地方骨肉瘤的保肢率不足50%。有时保肢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比如血管和肿瘤离得非常近,需要血管分离技术,如果一不小心血管破了,血管重建失败的话,最后肢体也保不住的。

  但是也有部分病人自己坚持要求把患腿锯掉,以为觉得截肢就能彻底、干净切除肿瘤,生命就安全了。确实保肢以后的局部肿瘤复发率肯定要比截肢高。具体高多少,在每个医生的手里是不一样。有些医生做的骨肉瘤保肢术局部复发率达20%多,五个病人里就有一个复发,还有医生报道了一组数据,他的复发率达到32%多,近三分之一的复发率,这显然有点难以接受了。所以,骨肉瘤的治疗要找有经验的骨肿瘤专科医生,我初步统计我们保肢手术的肿瘤复发率在5%左右。一般大家普遍能接受的骨肉瘤保肢复发率应该是百分之十左右,国际上较好的数据是不到百分之五。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手术技术的问题,我们非常强调切除的理念是对肿瘤要毫不手软地切掉,只有将肿瘤广泛、彻底地切干净,复发率才会小,所谓的复发其实就是肿瘤没切干净,切得范围太小了。因为软组织切除得越多,剩下的组织越少,重建肢体的难度就大了。有时候不是医生不想切,而是切了以后肉没有了,皮肤没有了,手术后还要让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好,这很难。所以手术时肿瘤就切得比较保守,这样肿瘤残留的机会就多了,复发也就多了。

  因此,保肢手术对医生技术的挑战非常大,这个医生要有血管外科的技术,要有关节外科的技术,要有肿瘤切除的技术,还要有组织修复的技术,太多技术混合在一起,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

  记者:复发之后的凶险程度怎么样?复发之后还能怎样治疗?

  张伟滨:复发的病人预后比不复发的病人要差很多。复发以后还是需要化疗和手术。复发肿瘤小的,通过局部肿瘤再切除的方式还可能使这个肢体保下来,但有时候复发范围太大,不得不选择截肢。

  骨肉瘤转移率高 初诊病人85%已微转移

  记者:骨肉瘤的转移率高吗?

  张伟滨:骨肉瘤的转移率非常高。我给你讲一个数字,以前我们只做截肢手术,把患手或患脚切掉了,但是一百个病人只有不到二十个病人最终能活下来,百分之八十几的病人都死亡了。但这些病人并不是死在肿瘤的局部复发,而是死在肺转移、脑转移……换句话说,一个自然发生的骨肉瘤,百分之百都是转移的。如果及时地把肿瘤切除干净,但不经过化疗,它的转移率是在85%左右,这个数字是非常高的。

  所以,骨肉瘤的病人,在第一次去看医生的时候,85%左右的病人就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小转移,就是血里已经转移,只是通过现有的手段,比如核磁共振甚至PET-CT等现代影像技术都没有办法将其分辨出来。其原因主要是初期形成的转移瘤太小了,比如聚集在一起的肿瘤细胞数还不到一百万个。一百万个肿瘤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瘤有多大?直径不到0.5个公分,就是不到五毫米,如果只有十万个肿瘤细胞聚集在一起呢?肿瘤大小可能不到一个毫米。

  记者:转移之后的病人还能治疗吗?

  张伟滨:转移之后的病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现在最多的是肺转移,我们会先看肿瘤是怎么转移的,转移的病灶有多少,转移一个肺还是两个肺。现在一般主张只转移在一个肺上、病灶数量在三个以下的,必须积极手术拿掉肿瘤。拿掉之后可能又长出新的肿瘤,但只要数量不多,只要外科手术能切除,我们还是主张反复切除。这方面国内做得比较少,国内病人一发生转移,病人就灰心了,经济上可能也精疲力尽了,甚至医生也灰心了,很多病人就放弃了。但是从国外的经验看,现在越来越多地主张反复切,多次切,这次切不干净,下次再切,这样还是有部分发生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得到了生存的机会,至少是生命得到了延长。

  从我们以前的经验来看,肺转移后积极治疗、手术切除的病人,还是有30%左右的病人活了下来。尽管数量不是很大,但是相比较放弃了,还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保肢患者术后可恢复85-90%的功能

  记者:保肢治疗之后的患者,功能可以恢复到什么程度?

  张伟滨:不同部位的肢体功能恢复是不一样的。对于肩关节,保肢之后无论是用植骨的方法还是用人工关节都有一个问题,就是肩关节活动不理想,只能动一点点。但是现在国外有一个新的反肩关节出来,据报道功能恢复比较好。

  现在比较成熟的是膝关节,尤其是股骨远端较好,因为大腿的肌肉比较多,留下来的肌肉相对多,人工关节保肢术后效果较好。

  总体上来看,病人的基本功能可以恢复到85%到90%。换句话说,很多恢复的好的病人走路时你甚至看不出来的,可能跑的时候才能看出来一些。

  记者: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康复建议?

  张伟滨:第一,康复还是要根据医生的要求来做,因为不同的手术,康复要求是不一样的。譬如说用植骨的方法,如采用异体骨重建,肿瘤切掉以后用一大段别人的骨头来重建骨缺损,就有一个骨的愈合问题,要等待骨头长好后才能做较强的主动关节功能操练。还有一个是周围软组织。如肌肉、韧带结构的愈合问题,所以康复时间要求比较长。

  但是如果用肿瘤假体的话就比较快,每个部位不一样,股骨远端可能手术以后两到三个星期就能开始恢复主动功能操练;胫骨近端的手术可能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以后才能主动活动;肩关节差不多需要三周左右。

  总体来说现在越来越推崇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一般手术后当天肌肉的康复训练就开始了,一方面是避免肌肉萎缩,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伤口的愈合。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