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诊断准确率可达100%
时间: 2013-02-28 15:0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记者:骨肉瘤的确诊方法是什么?
张伟滨: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肿瘤的诊断还是三种方法,第一个是临床检查,也就是医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第二个是拍片子,现在有X光片、CT、磁共振、骨扫描等,都能帮医生明确地诊断骨肉瘤;最重要的方法是病理诊断,现在有很多肿瘤病灶活检的方法,包括穿刺,或者做一个小的切口,取出一些组织来作病理检查。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是确诊骨肉瘤的重要方法。
记者:诊断的准确率有多高?
张伟滨:通过三结合方法基本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诊断。
记者:早期呢?
张伟滨:早期完全是看医生的经验,还有拍X片子的技术,因为有很多融骨性骨肉瘤不仔细看片子容易漏掉。看起来感觉好好的,但仔细看会发现有微小的骨内部结构消失,这时必须提高警惕,再做核磁共振一定会显示出来。
记者:其实骨肉瘤在各种检查的辅助下还是比较容易明确诊断的?
张伟滨:是的。
记者:我们日常的常规体检之中,有没有哪些项目可能排查出骨肉瘤,比如说肿瘤标志物之类的?
张伟滨:目前为止一般的体检很少去查骨肉瘤。其实骨肉瘤有一个可参考的标志物,就是碱性磷酸酶升高,但是比较麻烦的是儿童青少年本身处在骨骼生长期,他们血中的碱性磷酸酶本身就比正常人高,所以有时很难用此标志来确诊骨肉瘤。
而且还有一部分骨肉瘤病人碱性磷酸酶并不增高,所以单纯靠指标来诊断不如影像、病理的方法准确。当然如果临床、影像检查已经怀疑是骨肉瘤了,再做一个碱性磷酸酶检测可以加强诊断的准确性。
骨肉瘤较好治疗方式是手术加化疗
记者:骨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伟滨:现在标准的治疗模式是综合治疗——手术加化疗。
化疗又分为术前化疗和术后化疗,术前化疗有几个作用,第一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所用的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对这个病人有没有效果。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经过化疗和手术,最后还是控制不了肿瘤。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种特殊的肿瘤细胞能够耐药,任何的化疗药物用上后都不敏感,这样你就杀不死它;同时耐药细胞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喜欢转移,它们会很快发生肺等远处转移,这样一来病人的治疗效果就非常差。
记者:术前做化疗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判断出病人手术后的效果好不好?如果术前化疗效果不好,我们对这种病人就基本上没办法了吗?
张伟滨: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病人化疗以后效果很好,原来很痛,甚至脚都伸不直,化疗两次以后不痛了,脚也能够伸直了,原来不能走路,现在可以走路了,肿块明显缩小,那就是化疗有效的表现了。有些病人的肿瘤原来不是很大,但是一边化疗一边肿瘤还在长,那么这种病人的预后就不会太好。
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就是手术后将切下的肿瘤做病理切片分析,看肿瘤细胞的坏死率,如果一百个肿瘤细胞九十个以上都死掉了,这说明术前化疗效果非常好,手术以后的化疗仍然用这个药。这样的病人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换句话说,骨肉瘤活下来的病人大多数都是这种对化疗敏感的。
如果肿瘤细胞坏死率不到90%,一般五年生存率不到60%,差距很明显,最近还有文献说这部分的病人五年生存率可能不到40%。
记者:骨肉瘤有没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区别?
张伟滨:对骨肉瘤来说没有保守治疗,都是百分之百需要手术的。以前尝试过单纯的化疗和放疗,效果都不好,所以手术是必须要做的。骨肉瘤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化疗的敏感度不算太好。骨头的结构密度比较高,药物进入骨头的渗透性不好,在骨头外面的时候药物浓度还很高,到骨头里面就很少,作用比较弱。已经形成的肿瘤不能被化疗掉,只能缩小,缩小以后剩下的部分还需要手术切除。
术前化疗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把原来比较大的肿瘤缩小,这样有些病人原来只能截肢的,现在变得有保手、保腿的可能性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骨肉瘤的治疗中一般都没有化疗,甚至还对化疗存有争议。后来大量临床数据证明了化疗的有效性,骨肉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也从原来不到20%提高到了60-70%。。目前通过对化疗药物不断筛选,现在已经固定下来有几个药对骨肉瘤化疗的比较肯定,而且化疗方案也比较固定。各个医生虽然有不同的化疗方案,但几乎是差不多的,如能规范使用,疗效也基本相似。
但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达到的成果,近三十年来骨肉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没有进一步的提高,尽管出现了很多新的化疗药品,也有很多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的方法,但都还不能提高骨肉瘤的生存率。
现在的研究有了一点曙光了,理念是通过诱导方法让一个不太成熟的骨肉瘤细胞,通过药物的干预变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细胞。刚才讲到在**逐渐分化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才导致了肿瘤,其实不管什么肿瘤,都是比较幼稚的细胞,早期还没有变坏,真正发育到一定程度它才变坏的。就像说我们讲小孩子不懂事,容易犯错误,在犯了错误之后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一个犯了错误的人是可以变成一个比较好的人。细胞也一样,我们在它犯了错误之后用一些方法引导它,让这个幼稚的肿瘤细胞变得成熟一点,细胞就稳定了,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了,肿瘤的恶性程度就会降低。
骨肉瘤治疗方面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效,国外已经有药物在做临床试验了,国内还没有。这些药物中其实有些临床上一直在用,但是主要用于器官移植的病人用来抗排异,现在发现某些抗排异的药物有较强的诱导恶性肿瘤向好的方向分化的作用。
这是最近比较新的发现,但是还没有最终确定用在临床,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用多少剂量合适,抗排异的剂量用于肿瘤治疗恐怕是不够的,但剂量增加以后,又会面临安全性问题,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