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骨科 > 骨肿瘤 > 访第二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主席侯树勋教授

访第二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主席侯树勋教授

时间: 2013-02-28 15:1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骨科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骨科基础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骨科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自去年伊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决定每年在COA大会召开的前一天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负责主办国际 CORS(ChineseOrthopaedicResearchSociety)学术大会,国际CORS学术大会已经成为我国骨科学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骨科基础研究学术大会。此值第二届国际CORS学术会议召开之际,我们采访到了国内骨与关节研究所所长、本届CORS学术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组长侯树勋教授,就骨科基础学近年来发展及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

  记者:侯教授,您好!作为第二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组长,您能否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骨科基础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

  侯树勋教授:国内的骨科学事业发展经历了很长的历史,但骨科基础研究起步还是比较晚。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在北京、上海个别医院有骨科研究所之外,各医院的骨科大多只是从事临床工作或开展以病例随访总结为主的临床研究,还没有临床实验室。1978年我国开始招收研究生以后,因培养研究生的需要,相关医院的骨科开始建立了各种实验室,我国的骨科基础研究才逐步发展起来。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国骨科的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一些较强的科室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专长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更重要的是,广大临床工作者在日常临床骨创伤的治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在不断探索更符合骨折愈合规律的治疗手段,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日趋活跃,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基础研究对医学的每一个学科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基础研究就不会出现此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但由于我们国家的骨科基础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所以骨科基础研究未来要求基础学科研究人员付出更多的辛勤与努力。

 

相关标签
骨肉瘤
肿瘤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