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名医齐聚畅谈百姓健康,大家好,欢迎走进由医学论坛网为您直播的名医堂,我是含晔。今天我们特别有幸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翁以炳,您好。
翁以炳: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说一下肝病,在我国肝病患者很多,可以说是一个肝病大国,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临床中常见的肝病有哪些?
翁以炳:第一个是病毒性、第二是代谢异常型,第三是酒精性,第四是免疫异常型,还有其他的药物性的肝病,病毒性是我们关注的,分好多种。其他的肝病大家知道就可以了。
主持人:比较不幸染上肝病会出现什么症状?
翁以炳:肝脏是身体很大的器官,它主要的功能有代谢、解毒、免疫、造血,在婴儿时期肝脏是有造血功能的,在成年以后,身体有特殊需要的时候,还会有一些造血的功能。
说到肝病的症状,肝脏在受到疾病侵害的时候,会带来功能的异常,代谢、免疫的异常等等,会产生症状。从全身来说出现乏力、倦怠,身上出现一些蜘蛛痣,手掌中心比较红这样的。还有像胆汁分泌有可能出现异常的时候,有可能有黄疸。
主持人:如果胆汁排泄异常了,有可能对肝脏产生影响吗?
翁以炳:因为是细胞被破坏,相当于把人体染红了。会产生肝区不适,觉得隐约疼痛。消化道会产生症状。恶心、食欲不良这种情况。还有跟凝血有关系,在肝脏合成受到影响了,合成少了,有些人有出血的倾向,到了肝病到了进展期的时候,有一些病人会出现肝脾大,更晚时期的时候会出现肝性脑病和脊髓病。
主持人:临床上最危险的肝病有哪些?
翁以炳:第一发病率在人群里面很大,第二治疗很困难。基于这两点,乙肝可能是最危险,乙肝在我们国家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可以达到10%左右,这个人群量就非常大了。乙肝疾病治疗起来很困难。想把病毒从身体里面完全的清除,目前没有太好的办法。
主持人:很多朋友经常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乙肝病毒患者的,乙肝患者有些是不传染的,有这回事吗?
翁以炳:严格说,乙肝病人没有说不传染的,乙肝作为病毒性肝病本身,根据病毒复制的情况来说,在复制的情况非常严重,或者是复制率非常高的情况,传染性也就高,活动性肝炎期,传染性很高,到了病毒的迁延期就不会有那么高的传染性。如果复制不太厉害,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用说那么严格的隔离,但是只要注意,别有更多的体液的接触就可以了。
主持人:乙肝可以说是一种终身携带的疾病,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怎么治疗才是较好的。
翁以炳:应该分两部分说,第一部分,作为活动期的时候,病毒复制很多,病人的肝脏功能和身体的状态都非常不好,在这个时期,应该更多的去找专业的医生,接受专业的治疗,这个时间对他会有很大的好处的。具体治疗,我们这儿不谈了。
还有一部分,如果作为一种迁延性的疾病期的时候,病毒复制并不是很厉害,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更多的应该考虑怎么去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就是说更多的注意休息,更多的注意饮食的调整,尽量避免,吃油腻、油炸食品,造成肝脏负担加重的因素去除就可以。
主持人:乙肝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吗?
翁以炳:还是刚才那个意思,如果在活动期的时候,应该是接受一个很好的治疗的。但是这里面牵扯到问题,如果你有遏制乙肝病毒的药一旦服用上了,有可能会终身服药的,如果不是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采取阶段式治疗。
主持人:跟您聊的时候,我们开通了新浪网友和您互动的平台,已经有新浪网友提出问题了,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问题。
网友:肝病患者的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翁以炳:肝病患者的饮食最主要是注意第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第二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脂肪这类的东西。还要注重维生素和有影响的舍入。看肝病患者的疾病状态是什么样子,如果有出血风险的时候,纤维素摄入要小心。
网友:1992年体检的时候,发现了乙肝,期间服用了保肝之类的药,之后发现出了转氨酶等等大幅度提高,住院四个月除了治疗之外,还口服了一些药,注射了一些药。医生建议服用这个药,是不是有副作用?
翁以炳:长期服用药都有副作用,主要看服用药物的收益和身体受侵害的情况。他现在所有的指标都显示病毒遏制并不理想,这种情况下换药是正确的选择,用多少剂量,要听取一下肝病医生详细的建议,至于副作用,现在更多的应该考虑先把病毒遏制住,再考虑其他的事情,这个药本身的副作用比以前遏制病毒的药要好很多,这个时间段应该以换药为主。
网友:现在想要小孩,医生让我服用药已经两年了,听说这个药怀孕期间是不能服药的,但是又不能停,怎么办?
翁以炳:如果现在停了,对病毒的遏制就取消了,病毒有可能大量的复制,导致疾病的反弹,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大风险的。对孩子暂时应该不考虑先怀孕,更多考虑先把药物调整好了以后,再考虑怀孕,至于怎么调整药物,可以考虑把药停了以后,换干扰素,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如果病情控制的比较满意,再停了之后再考虑怀孕,等到将来生子以后,再考虑后面怎么治疗。
主持人: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网友:肝脏在十年前体验做B超的时候,显示满天的星星,到现在仍是这样的状况,但是没有不适的症状,有的说可能是肝胆结石,还有一个小囊肿,最终睡觉的时候,肝脏觉得有轻微的胀,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该注意哪些问题?
翁以炳:从刚才提到的影像的检查来说,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情况,原来有肝病使肝脏受损了以后,纤维修复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小囊肿如果很小不用管,继续观察就可以了。如果可行,假设都是用的B超做检查,可以考虑换一下CT的检查,能够了解更多的东西。根据他最后其他的检测方法,得到结果以后,我们再安排后续的需要怎么样治疗。
主持人:当务之急还是做一个CT。
翁以炳:应该做其他的检查。
网友:20多年前得过乙肝,后来经过治疗,小三阳都正常,现在发现有早期的肝硬化,B超显示正常,自我感觉不错。医生建议我定期复查,是否需要治疗,目前处在手术的修复期?
翁以炳:手术已经做了,没有更多的针对肝病治疗的。对于肝脏本身来说,小三阳并不是太重要的事,尤其是近期做了胆囊手术,胆囊手术本身就可以导致肝维的增高。建议3 —4个月检查一下,如果都正常了解释就可以成立了,如果还不正常,可以到肝病专科看看,肝炎需不需要控制一下。但是我认为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主持人:说到小三阳,请教一下您,小三阳和大三阳严重程度哪个更甚?
翁以炳:一般来说大三阳更危险一些,尤其是传染性更大一点,小三阳相对来说,风险会稍微小一点,传染性也不是那么厉害。
主持人:如果有大三阳是不是要进行隔离?
翁以炳:必须要隔离,大三阳有很强的传染性,之所以是大三阳,显示了身体里病毒复制很厉害,一方面要接受正规的治疗,周围的人员要有比较严格的隔离。
主持人:刚才很多网友提到了转氨酶,转氨酶升高了,代表我们的肝出了问题?
翁以炳:是这样的,转氨酶只是身体里面的多中酶之一,这种酶本身对肝脏来说,有两种。疾病本身都会导致这种情况,肝外的疾病也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光凭这个不能判断。
网友:现在查出脾大6.8,丙肝怎么治疗,会传染吗?家里有一岁的孩子,应该怎么治疗?
翁以炳:应该跟小孩隔离,他提到了已经有肝硬化了,脾大,如果还没有出现消化道出血,更严重的并发症的时候,丙肝本身的处理,找一个肝病专科,听听意见治疗就可以了,其他的注意休息,生活中注意提到的饮食的维护就足够了。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由新浪健康和医学健康网和您直播的名医堂,今天我们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翁以炳,翁医生会跟我们聊聊肝病的情况。
网上有很多情况提到了肝移植,什么样的病人考虑进行这样的手术?
翁以炳:1965由美国人首先成功完成的手术,经过他多年的努力,我们全世界其他的外科专家们的努力,这个手术非常成功了,可以实用了。
肝移植就是把病人不好的肝脏取出去,把供体,从别的地方来源的肝脏移植到这个位置,就叫肝移植,手术本身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主持人:有病人不太适合肝移植的吗?
翁以炳:有。任何的手术医学上叫适应症和禁忌证,比如说有的患者年龄过大或者是过小,大于65—70岁,或者是1岁以下。还有有其他系统全身不可纠正的感染,也不适合肝移植,还有对于肿瘤已经到晚期,或者是肝外转移了,也不适合。还有酗酒,还有精神异常的病人都不是肝移植的适应症。
主持人:肝移植是怎样进行的?
翁以炳:病人首先要来到医院接受肝移植外科医生的评估,看看状态是不是已经达到了需要肝移植达到自身问题解决的方面。如果是需要了,医生会让他做一些准备,等待有肝了就可以。传统的肝移植,把原来的病肝拿走,然后换进去这种。还有假设是一个供肝是成人,假设一个小孩需要肝移植,可以做亲属的,假设配型配上,可以把家长的肝切一部分移植小小孩身体里,等于把身体解救了。因为我们的供体非常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两个小孩子需要肝移植来治疗疾病,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大的供肝分两半一人一半来完成手术。
主持人:有可能说一个成人,供肝因为是比较大的供体,有可能是两个来自不同的人的肝脏拼在一起的吗?
翁以炳:这种很难进行,理论上可以,这两个供肝同时放进来,导致免疫原性更复杂,还有一个作为外科操作来说,同时把两套血管吻合到一套血管上,技术难度也会非常大。
主持人:现在的供肝一般是活体还是尸肝呢?
翁以炳:一般是尸肝,活体也有,有一些亲属的,有一些特殊的临床遇到的社会问题,我们没法解决,这种情况下活体并不是很多。作为外科医生,如果做活体,亲属肝移植,医生承担的伦理的风险会很大,亲体肝移植是一定不能出事的,等于我们伤害了一个健康的生命,这是我们很难承受的。
主持人:供肝要讲究质量的,也是很关键的问题,也是因素之一。
翁以炳:是这样的。
如果供肝要是不好的话,相当于我们移植进去了一个功能不完善的肝脏,这样的话,病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很多受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供肝的选择,尽可能让供肝的功能保证更好,满足手术的要求和达到手术成功的目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