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下来请张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传统的化疗和最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在脑转移治疗方面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张毅:肺癌治疗都是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刚才几位教授讲的主要是针对肺癌脑转移的局部治疗,不管手术也好,还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都是一种控制脑部疾病的局部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局部处理脑转移的同时,全身的治疗也非常重要。以往由于药物的因素,很多的化疗药物很难进入血脑屏障。从现在来讲,随着药物发展,包括这几年最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不光是针对肺癌的原发灶,对于肺癌脑转移的病人同样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很多病人脑部多发的转移,通过靶向治疗,脑转移瘤消失。总的来说,局部治疗配合全身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都非常重要。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看一个患者的问题。72岁的男性老年患者,肺癌手术以后复发,服用易瑞沙进行治疗,近期发现很小的两个转移,一个是5乘7,一个是3乘5毫米,请问脑转移需要做治疗吗?应该做什么治疗比较合适?
支修益:如果这个病人手术前做了颅脑核磁检查,而在随后每三个月一次的复查中没有脑转移的症状和体征。手术后一年多以后,常规复查颅脑核磁时发现了颅脑转移病灶,肯定是病变有进展。
首先,要复习总结术后辅助治疗的一线方案和二线方案,进行评估。另外,按照我们肺癌中心的肺癌诊疗常规,这样的肺癌术后脑转移的病人,我们就转给了神经外科治疗,转给了赵国光主任进行治疗。
赵国光:这个意见我们是一致的。这位老年患者出现了新的脑部转移,疾病分期应该是四期,单纯就脑内转移灶,由于病灶比较小,数量上两个病灶,加上72岁高龄的患者,我觉得优选是伽玛刀治疗,病人条件允许可以再辅助全脑的照射治疗,防止出现更多的转移,或者由于这个病灶长大造成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而影响生活质量。
支修益:从这个病人来看,如果目前肺部和全身病变都很稳定,就只是颅脑转移的局部问题,我们请神经外科和伽玛刀专业组的专家会诊以后,对局部两个小病灶进行伽玛刀治疗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颅脑微小转移灶的可能,可能还存在有比0.2、0.3厘米还小的微小转移病灶。这时还可以选择能够进入血脑屏障的药物进行治疗,防治颅脑可能存在的更微小病灶。
赵国光:这就是一个多学科的治疗,我们曾经有一个肺癌脑转移患者,脑部单发的转移病灶,伽玛刀治疗以后局部病灶得到了很满意的控制。第二年在同一个部位,这个肿瘤又复发了,当时我们还想再做一次伽玛刀,从条件上是允许的,后来我们和支教授一起商量,最终调整了化疗药的方案,选择了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非常有趣,这个病人经过全身的治疗,脑部病灶消失了,可以看出多学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们在治疗肺癌脑转移的同时,对于原发病灶的治疗应该是比脑转移更重要一点?
张毅:今天我们的主题主要是肺癌脑转移,实际上肺癌除了脑转移,晚期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其他的骨转移、腹腔转移等。针对脑转移控制的同时,原发病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原发病治疗,我们有几个情况,如果肺癌脑转移是在单发的,同时肺上有一个单发的病变,在脑转移控制的情况下,同样肺部也可以手术。如果是肺上的淋巴结转移,或者肺内转移,比较晚期的患者,还是以全身的治疗为主。
主持人:这两个有没有主次之分?我们重点是要控制原发灶还是脑转移?
支修益:刚才凌锋教授讲的是医学哲学。把握好全身治疗和局部控制的关系很重要。我们相关学科的医生怎么摆正处理好这个关系很重要!现在肺癌的治疗不是胸外科说了算,也不是神经外科说了算,我们要坐在一起进行讨论,选择对病人生存质量获益的治疗方案。
赵国光:这也是我们这几年要搞的,以病人为中心,抛开技术,真正以患者为中心。不是医生会什么就让患者接受什么,而是真是以患者的疾病为中心,多学科的会诊,选择患者适合什么,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