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血液科 > 出血性疾病 > 黄晓军教授细谈小儿出血性疾病的症状表现

黄晓军教授细谈小儿出血性疾病的症状表现

时间: 2013-06-26 14:3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如果没有任何锈因,幼儿的身体局部或全部出现分散或弥漫性出血点,或者幼儿轻微受伤后流血不止,不管程度如何,都是属于出血性疾病。

\
黄晓军谈小儿出血性疾病

  幼儿患出血性疾病有时与其他疾病症状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变化甚为相似,必须加以区别。比如患出血性疾病的幼儿,其皮肤上的出血点与因受虫咬的红点甚为相似,仔细观察后会发现两者是不同的。虫咬后的红点中央隆起.指压后可见部分红色消退.几秒过后又再变红:而患出血性疾病的幼儿,其皮肤上的出血点则不会褪色。

  有些幼儿出生时,皮肤上有青紫块(其中以臀部为最多),称为胎生青记,大多数情况下,婴儿在l岁之内胎记自行消退,但也有是终生存在的.不要把胎记误诊为瘀血。

  那么,关于小儿出血性疾病的症状表现和病因如何?下面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讲解。

  主持人:做客本期求医网健康访谈栏目的嘉宾是: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专家黄晓军教授。

  主持人:出血性疾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晓军:(1)血管因素异常: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异常所致。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改变和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3)凝血因子异常: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两方面。如血友病甲(缺少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少Ⅸ因子)均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大多为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

  主持人:如何预防出血性疾病?

  黄晓军: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可以针对病因进行防治,如某些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等可遏制血小板聚集,加重出血,故对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肝病、尿毒症所致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治疗措施,应强调防止外伤,进可能避免各种外科数及深部肌肉注射。必须进行手术者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补充足够的凝血因子,保证术中及术后不发生出血,直至伤口愈合。成年患者应向本人介绍防治知识,合理安排工作,无出血时一般可照常学习和工作。做好血友携带者检查及产前诊断,以防止病儿出生,减少疾病发生,保障人民健康。

相关标签
小儿出血性疾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