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肿瘤 > 垂体腺瘤 > 垂体腺瘤怎么治疗

垂体腺瘤怎么治疗

时间: 2013-07-25 11:4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您指的风险代价是什么?

  杨主任: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特别是脑子里的手术,要比别的地方手术风险大。手术本身也可能带来很多并发症,主要是指这种风险。如果我不去做治疗,不去承担这些风险,我也可以很好生活,我为什么冒这些风险一定要去切这个肿瘤呢?所以希望患者自己能够转变这种观念。

  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词就是“带瘤生存”,包括其他肿瘤也是一样的,并不是说一定要冒着多大的风险,一定非要把这个肿瘤弄干净,要综合考虑,最主要的要考虑患者自身的承受能力、自己功能状态。如果切掉这部分肿瘤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切这个肿瘤呢?带着它也可以。只要肿瘤不长,只要能被控制住,包括我们可以用一些放疗、药物等等,这一辈子不是也可以活的很好吗?所以我们希望患者要转变这个观念。当然同时医生也要转变观念。并不是说一个患者拿一张片子,一发现是垂体瘤了,找你做诊断、做治疗,你就一定要去给他做治疗,一定非得去开刀、去手术,去做r-刀,去吃药,因为有些肿瘤不长了,对病人没有影响,你无需冒着这些风险去给病人治疗呢?我们经常在一些学术交流会上愿意宣传一种观点或者讲一种观点,过去我们评价外科大夫是好是坏,我们是用片子说话的,手术以前片子上有一个肿瘤,手术以后这个肿瘤没有了,这个外科大夫就是一个好大夫,因为肿瘤切干净了,没有了。但是往往是忽视了患者的状态怎么样、功能怎么样了。如果手术以前还好好的,手术以后病人昏迷不醒了,甚至死亡了,肿瘤切的再干净,对这个患者来说还有意义吗?所以,我们是希望通过外科大夫的治疗,病人的状态能够改善,综合的条件、状态可以更好。这样的话才值。所以都要权衡利弊。问题是经过你的治疗不但没好,反倒坏了,这大概不能说是一个好的手术。当然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有时这种风险非常大但又要冒着这些风险去做手术,否则连命都保不住了。这就是我们自身也要有一些变化、观念的改变。

  主持人:根据您的观点,是不是我们也要避免另一个极端,如果有患者发现有这种垂体瘤,他如果片面理解了您的话,觉得这种肿瘤没事,可以不管,“很多人一直到去世都没有问题”,我可以不去治了,这是不是另一种极端需要避免的想法?

  杨主任:是这样的。垂体瘤的病人,我们还是建议,如果发现有垂体瘤的时候,一定到一家正规的医院检查,先明确是不是垂体瘤,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个垂体瘤是哪一种类型的;刚才说过常见有几种类型,有的是泌乳素型的,有的是生长激素型的,有的是ACTH型的,有的是无功能型的,把这些类型搞清楚,如果是分泌性的肿瘤,已经引起很多症状了,还是要做积极治疗。

  我们刚才说可以做临床观察的只是指那些无功能的微腺瘤患者来说的,是局限在一种类型里面。所以这样的话,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做一些诊断、治疗,这样可能更好。不是说大夫说了,垂体腺瘤可以不去管它,因为也有肿瘤长的很大的,甚至都有失明的,到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再来,那大概就晚了。所以还要尽早诊断,诊断以后明确是哪一种类型,制定一个最符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这是最理想的,也是最恰当的。而且这种方案不应该是我们神经外科一个人来做,也不是说内分泌大夫或者放疗科大夫一个人来做,应该大家一起。几个科的大夫在一起为这个病人制定一个针对这个病人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样的话,可能是最理想的。

  主持人:需要打开手术吗?

  杨主任也需要打开,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打开的范围会小,定位会更准确,对患者影响会小。为什么提出微创这种概念?国际上是从上世纪90年代,德国的教授提出微创神经外科,那是由于科学发展了,我们有很多新的仪器设备。过去神经外科做手术都是用肉眼去做的,凭着我们肉眼去看肿瘤、切肿瘤,效果大家可想而知,很多东西都是看不清楚的。后来发展到手术显微镜,手术显微镜下面我们看血管、看神经看的就很清楚了。实际上应用手术显微技术来做的手术本身就是微创的手术。现在又发展了很多仪器设备,包括我们有一些内镜,或者叫内视镜,这个东西可以直接把镜子放在病灶的周围,看病灶、看肿瘤,看周围的组织结构,可能看得更清楚。还有神经导航,有立体定向等等,还有神经电生理监测等等这些技术和手段。这样的话,就能够做到比过去创伤更小。都能把肿瘤切掉,但是对周围组织影响小了。

  包括一些手术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做垂体肿瘤都是开颅做,现在可以从鼻子就可以做了,因为用的是自然的腔隙和孔道就可以做了,创伤可想而知。过去开颅做有很多并发症,住院时间也长,花费也大,影响也大。从鼻子做,可能第二天、第三天就恢复了,下地到处走了,五天、六天可能就出院了,这种变化病人也愿意接受,对病人影响也小,所以微创神经外科应该说是神经外科今后的努力和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学会里面专门召开微创神经外科的会等等,包括现在我们正在开的(第二届北京协和医院-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微创论坛,2008年10月9日至10月13日),我们医院和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正在办一个微创论坛,微创是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大夫所接受。这一点也是希望大夫、患者都能接受这种观念,最主要的还是减轻对病人的影响,能够保留患者的功能,对病人恢复更好。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创。

  还有一个就是集约化。垂体腺瘤的治疗,我们提倡集约化。 “集约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这么讲?这是从哪个角度讲呢?主要就是说如果我是患者,您是神经外科大夫,我是垂体瘤,来看的时候,您可能愿意让我手术治疗,因为你掌握的是神经外科手术的知识。但是假如我要到内分泌科去看的话,大夫掌握的知识更多的是药物治疗的知识,可能就建议我药物治疗。什么叫集约化呢?就是患者应该到有内分泌科大夫、有神经外科的大夫、有放疗科大夫、有放射科大夫,有这些交叉科室大夫一起组成的中心来看。这样的话,各方面的意见都会吸纳,然后制定一个最适合你的方案去治疗。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最后请王教授给广大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一些建议和忠告。

  杨主任最近这几年,我们也是通过各种渠道也好、各种机会也好,在宣传我们的这些理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得到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我总结分析我们自己的经验,有几点:一个是垂体瘤是一个涉及到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放射科等等多种科室的疾病,不单单有肿瘤的表现,包括压迫的站位效应等等,同时还会对内分泌功能产生一些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的时候是经过治疗以后可以恢复的。当然有的时候即使经过治疗也是不能恢复的,可能陪伴你一生,那就是垂体瘤的治疗是要一生的,不是一时就可以把肿瘤治好。这就是我想跟大家说的。

  主持人:谢谢专家您的介绍让我们对垂体瘤有了更深的认识,再一次感谢!

  杨主任谢谢大家。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