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它随时会夺取患者的性命,生活中,对于颅内动脉瘤,目前没有能够预防其发生的办法。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应该怎么治疗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国内名医百强榜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外科张晓龙教授,请他向大家解答脑动脉瘤的相关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介入科副主任医师 张晓龙
专家简介:
张晓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师出国内第一批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凌锋教授(宣武医院)门下。他是目前神经介入外科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据统计每年累计介入治疗手术约600台。
记者:张教授您好,很抱歉占用您的休息时间。首先恭喜您入选了国内名医百强榜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外科Top10dr名医榜。
张教授:哪里哪里,我并非什么名医,只是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想努力让介入治疗能让广大病患更为熟悉和了解,能够通过我自己的专业技能抢救生死一线的颅内动脉瘤病人。
记者:张教授过谦了。我们知道您每天都会接诊大量患者,这些患者中最常见的病有哪些?
张教授:治疗最多的疾病是颅内动脉瘤,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脑动脉瘤。它就像埋藏在大脑深处的定时炸弹一样,随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记者:现在脑动脉瘤的得病率也有所提升,目前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张教授:目前脑动脉瘤有介入栓塞及外科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其中介入治疗又有单纯栓塞、双微导管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栓塞、闭塞载瘤动脉等多种方法。
记者: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治疗脑动脉瘤吗?
张教授:普通的外科手术是很难达到治疗的。以硬脑膜动静脉瘘为例,尤其是颅脑深部的静脉窦,静脉窦因为壁薄、血流量大、且血管壁欠弹性,在手术当中很容易牵拉破裂,一旦破裂出血很难以止血,死亡率很高。而且因为该疾病常为极细小分支供血,外科手术常常难以治疗。
记者:也就是说,采用介入治疗是有希望达到治疗的效果的?
张教授:是的。介入治疗可以避免外科手术的缺点,而且近年来介入栓塞材料发展很快,包括微导丝、微导管、粘性/非粘性液体栓塞材料、弹簧圈、球囊等。像微导管,可以到达手术无法到达的微小血管。根据病人的病理解剖结构可选用不同栓塞材料,采用动静脉联合入路及压颈综合及内科药物等多种的综合治疗方法最终可达到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