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治疗方式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会针对疾病的某些特点进行相对区分的处理呢?
张教授:当然,这是一定的。譬如,后循环动脉瘤(椎基底动脉瘤)主要以介入栓塞治疗为主,基本上不开刀;前交通动脉瘤可以开刀也可以介入栓塞;后交通动脉瘤则建议介入栓塞治疗,但也可以开刀;中动脉动脉瘤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优选开刀治疗;一些瘤径很宽的巨大动脉瘤,由于手术风险较大,如果手术失败,致残致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也以介入栓塞治疗为主。治疗方式的多元化并不能代表哪一种治疗方式一定好,而是依据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的不同可制定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每次治疗都必需通过非常精密的检查(结合旋转360°的DSA成像及后处理成像)来完成。
记者:您认为神经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哪一环节最为重要?
张教授:无论是神经外科还是通过神经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最重要的环节一定是“诊断”,而不仅仅靠技术。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致力于介入治疗的应用,您能说一下目前神经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研究方向吗?
张教授:目前国内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是从血管路径将金属弹簧圈丝通过导引导丝送到动脉瘤内,然后通过电的作用切断圈丝,最后形成弹簧圈,来减慢瘤内血流速度和为血小板及血内其他物质建立沉积点,起到防止动脉瘤被血流冲破而引起脑出血。但是由于动脉瘤是一个腔体,再好的弹簧圈都不可能把整个腔体百分之百全部填满,目前要求动脉瘤栓塞达到致密栓塞的结果,即影像学上看到没有血流经过,但是即使是致密栓塞,栓塞率也很难超过40%,部分动脉瘤栓塞术后会出现复发增大,导致再次破裂,特别是巨大动脉瘤。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神经介入技术一直保持着不断的飞速发展,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从开颅夹闭术到介入栓塞,基于介入材料及技术取得的快速进步,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已成为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使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优选介入治疗。由于目前动脉瘤复发仍还没有很好的预测和预防措施,所以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也是针对这一方面的,其中包括血流动力学、材料学、对疾病新认识,更好的帮助制定个性化、复杂动脉瘤的手术方案。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