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间质性肺病
能引起间质性肺病的药物有:缓肿瘤药物(博来霉素、丝裂霉素、马利兰、氨甲喋呤、他莫昔芬、卡氮芥、环磷酰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抗菌素(呋喃妥因、青霉素等)、心血管药物(胺碘酮、肼苯达嗪等)、抗风湿药物(青霉胺、金制剂、来氟米特等)、其他(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秋水仙碱等)。药物引起的慢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过程,X线胸片表现为弥漫性网状阴影;急性或亚急性损害常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浸润影或磨玻璃样影。此类疾病确诊困难,目前没有特异性诊断标准,要注意分析用药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患者:①用药后出现症状和胸部阴影;②停药后症状改善;③可以除外其他疾病;④同种药物偶然间再用后症状再次出现,可以确诊为药物性间质性肺病。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
易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结缔组织疾病为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影像学可以表现为网格状、磨玻璃样、弥漫性小结节影。其特点:(1)常有其他器官受累的表现,如发热、关节肿痛、雷诺现象、口干、眼干、肌无力和皮疹等;(2)血清学检查相关抗体可为阳性;(3)影像学表现的周边性分布不如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明显,而且网格状阴影直径较粗,有时呈条索状。
对于大多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病(除外系统性硬化),建议的初始治疗为强的松龙(或等效剂量)0.5~1mg/kg/d,逐渐减至维持量10mg/d或以下,常需联合免疫遏制剂(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肌炎/皮肌炎相关的间质性肺病需要早起给予强的松龙0.75~1mg/kg/d和环磷酰胺或其他免疫遏制剂以阻止疾病的进展。系统性硬化相关的间质性肺病如果需要治疗,建议使用低剂量口服激素(10mg/d)和/或环磷酰胺。>10mg/d的激素有可能引起肾危象。
总之,间质性肺病是一大组疾病,病因各异,如果临床考虑此类疾病,应进一步寻找病因。详细询问职业史、用药史及相关临床症状,进行胸部HRCT、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其他相关检查,治疗中应随访患者症状变化以及胸部HRCT、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以判断疗效,指导下一步治疗。
更多专家视角:
【文章转自:39诊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