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药物减肥 > 廖志红访谈:直击减肥药的秘密

廖志红访谈:直击减肥药的秘密

时间: 2013-03-26 15:2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廖志红访谈:直击减肥药的秘密

  专家简介:

\

  廖志红,女,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96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1987年开始在中山一院工作,曾短期在国外学习实验室技术和临床工作。熟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有丰富经验。

  主持人:据调查,近五成(42。3%)的被调查者BMI在23。9以下,然而,正常的BMI却无法阻止人们“自觉肥胖”并采取行动——有超过九成(93。3%)的人认为自己偏胖甚至胖死了并尝试过减肥。到底什么是肥胖呢?

  专家:大部分主动减肥的人都是为了美,而事实上,肥胖的真实身份是疾病,这就意味着两点:第一,它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那么减肥就不是“想不想”,而是“该不该”;第二,它对健康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对外表的影响,那么减肥的方式就应当恰当、健康、有效。

  主持人:肥胖如何进行评估呢?

  专家:肥胖症的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就是BMI(体重指数)。在GOOGLE中检索BMI,结果让人眼花缭乱:世界的,亚洲的,香港的,日本的……难道BMI也要因地制宜?确实如此,廖志红表示,由于人种差异,BMI的正常值也应有所区别。肥胖的世界标准是:BMI大于25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但是亚洲人体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标准来衡量就不适宜。比如:日本人BMI为24。9时,高血压危险就增加3倍;香港人在23。7时死亡率最低,越高时便开始上升。对于国内人,超重和肥胖诊断的切点分别为24Kg/m2、28 Kg/m2,即BMI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然而,BMI并非诊断的“都行金标准”,四肢瘦弱的腹型肥胖者(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合并骨质疏松的肥胖者都可以算出正常的BMI值,而肌肉发达的运动员又会得出超重甚至肥胖的假象。临床上的评估肥胖程度,除了要根据身高、体重计算BMI,还要测定腰围、臀围、皮下脂肪厚度、体脂含量,必要时通过CT或MRI观测皮下和内脏脂肪含量。

相关标签
廖志红
药物
减肥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