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脏瓣膜病 >  换瓣膜的生物膜与金属膜有什么区别

 换瓣膜的生物膜与金属膜有什么区别

时间: 2013-03-18 14:4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换瓣膜的生物膜与金属膜有什么区别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换瓣膜有生物瓣膜还有金属瓣膜,这个怎么选择?

姚建民:这个是大家经常讨论的问题,也是他们咨询我的问题。换瓣膜原则上对于60岁以下比较年轻的建议换金属瓣膜,对于60岁以上的一般来说主张换生物瓣膜,金属瓣膜要求换了之后一辈子吃一种抗凝药。
 
毕竟是金属的,放到人体之后尽管材料改进了,但是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每天要吃一种药防止血栓形成。机械瓣的优点是用的时间长,原则上可以用四五十年,这是它的最大优点。不利的因素就是要终生吃一种抗凝药,如果吃抗凝药要经常化验血,不化验血的话,吃多吃少了不合适。在偏远山区需要化验血的,吃多了吃少了容易出事,边远山区的病人可能不一定合适。生物瓣最大的优点一般情况下术后吃抗凝药半年就不用吃了,但是预期寿命、设计寿命没有金属瓣长,过去是十年,现在改进工艺以后一般可以到15年、20年,寿命相对来说预期可能比机械瓣短一点。但是不一定,这是预期,也可能有一些病人三四十年也没坏,也可能有些病人机械瓣说是四五十年,也可能几年坏了,因为毕竟是人造的。

  网友:换了金属瓣膜,主动脉瓣与二尖瓣,是否今后不要再换了?

  姚建民:一般就这两个瓣膜来说,是不需要再换了,但还要看个人的情况。如果换的是生物瓣,也许二十年后需要换。尽管换的是金属瓣,也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外伤或者是本身的特殊情况,瓣膜零件坏了再换,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一般来说不用再换了,所以不用过分担心,听医生的就可以了,定期复查。

  主持人:这两种瓣膜费用大概是多少?

  姚建民:关于费用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瓣膜的价钱差别特别大,国产的和进口的,生物的和机械的差别非常大,最便宜的国产金属瓣膜两三千块钱,最贵的生物瓣两三万块钱。瓣膜只要临床上可以使用的,都是不错的瓣膜,所以大家选瓣膜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当地的医疗条件选择就可以了,不用刻意非要选最贵的,应该说能用的现在都是不错的。

  当然个人有特殊情况,比如你已经六七十岁了,建议你用生物瓣。你如果年轻,建议选金属瓣更好一些。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新进展

  主持人:心脏瓣膜病治疗最近有什么新的进展?

  姚建民:瓣膜病的治疗应该说近年来有很多进展,具体来说有几方面。创伤更小了,更美观了,比如过去都是要胸骨锯开,现在小切口就可以做,通过腋下做一个小切口也可以换瓣膜,我们也做了很多,在中间切开,女孩子穿裙子都不能穿,心理会受一些影响。

  第二个是在胸腔镜的辅助下做的口更小,还有一个是机器人来做。微创里面的介入治疗,介入严格来讲也算微创,比如瓣膜关不全,肾不好或者是肺不好,或者有血液病等等原因无法做大手术,通过介入,国外正在做临床实验,估计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全面推广应用。这是微创的第二个领域。

  关于进展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新材料的研究,一个是关于机械瓣正在研究低抗凝药或者不用抗凝药。目前机械瓣要吃一辈子的抗凝药,女孩子涉及到生孩子的问题,机械瓣不用抗凝一直是在研究的话题,据说在不远的将来有些瓣膜需要吃很小的量,或者不用抗凝药,吃一些替代药就可以了。另外,生物瓣现在过去占10%左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用生物瓣,现在国际国内用生物瓣的越来越多。因为预期寿命长了,不用抗凝,现在选择生物瓣的越来越多。

  生物医学工程在瓣膜外科的应用,现在正在做组织工程瓣,有活性可以生长。十来岁的小孩换一个瓣膜,长到成人可能不够用可能还需要再换,现在正在研究一种瓣膜靠生物工程做一种瓣,这种瓣换到体内能够繁殖,将来很小的小孩就可以换,换了之后一辈子就够用,还能自己代谢。现在很多小孩的瓣膜都面临这个问题,换的时候非常麻烦,不换又不行,当然能不换就不换,实在需要换的时候非常头疼,因为牵扯到要二次手术,这是一方面的进展。

  姚建民:另外一个进展就是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人,现在可以同时治疗。过去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人很多,房颤影响瓣膜病25%,有的房颤心率不齐,现在可以同期治,成功率是很高的。现在做了不少病人,成功率很高,85%以上的房颤都可以消除掉。瓣膜修复的方法很多,可以用人造的材料,也可以不用人造的材料,瓣膜修复是非常不定形的,成形都是不定形的,需要根据情况,有些不需要人造材料,但是有些需要人造材料,还是要根据病变的特点来定。

相关标签
心脏
心脏瓣膜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