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就不舒服,心慌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网友gyyzss:97年底得病毒性心肌炎,经过一个月中药治疗痊愈,无症状,只在心电图显示ST线改变,诊断为右心室下壁缺血。后心电图也恢复正常。02年8月再次发作,中药治疗三个月,至今两年半的时间总是一感冒就觉得不舒服,心慌、气短、胸闷,有时还有早博。是什么原因?
刘惠亮:我想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1997年第一次病毒性心肌炎的时候当时是什么问题?是心脏大了还是有心衰还是仅仅心电图的变化,这里头差别很大。
刘惠亮:第二个, 2002年以后再次又犯了,我不知道他犯的标准是什么,是到了医院诊断他犯了还是心脏有不适的感觉,自己判断是犯了,还是测心肌酶增高了,我觉得这个再犯的诊断要明确一下。
刘惠亮:第三个,到现在为止心电图基本正常了,虽然有时候感冒有心慌,不舒服。我想这个问题可以到医院查一下,估计可能基本上已经好了,为什么呢?1997年到现在已经8年了,如果8年不愈,他可能就有其他问题了,他现在说8年没有问题,可能结构是正常的,这样来判断他的病毒性心肌炎应该已经好了。现在感冒以后,有心慌、有早搏,可能因为老怕自己有心脏病担心的,焦虑可能性大一点。
网友gyyzss:只是心电图显示ST线改变,02年看的是中医,医生就没让我做过任何检查,只是把脉,没有做过相关的检查。
刘惠亮:我觉得这个诊断不可靠,因此我不认为他2002年就一定是病毒性心肌炎发作了,8年了我感觉应该已经好了,应该可以正常的工作了。
主持人:像这位网友这种情况,他一感冒就有一些心脏的症状,他怎么能够避免或者减小这样的症状呢?
刘惠亮:一个是锻炼身体,减少感冒的次数,咱们都知道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以后的确有一部分人容易影响心肌。大家不必紧张,98%、99%的人感染以后都是痊愈的,我们做过相关的研究,感冒以后30%的人都会出现心电图不正常,但是绝大部分是没有感觉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有时候很高,但是真正出现症状的人并不是很多,真正发展成疾病的就更少了。
刘惠亮:所以这位网友其实也不用太担心,一个是要锻炼身体,减少感冒,另外即使感冒了有症状可能还是心理焦虑的可能性大一些。
心脏的神经官能症到底算不算是心脏病?
网友:功能性的心脏病,是不是就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刘惠亮:既一样也不一样,你要真是心脏神经官能症,那也是比较严重的病人,因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毕竟是一个疾病,这种疾病不是器质的原因引起的,是功能原因引起的,所以这个诊断有一些比较严重的症状,不是偶尔有点心慌、胸闷就是了。
主持人:这个心脏神经官能症能不能给我们网友简单的谈一下?
杨胜任:神经官能症主要是这样的,心脏有一些器质性病变的症状出现,胸闷、心慌,还有包括一些改变,比如心电图的改变等等,实际上经过检查没有器质病变,要排除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和体征,可以认为是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主持人:是不是表现上实际是和器质性的心脏病相似的,但是查不出来器质性疾病?这样的患者需要什么样的治疗呢?
杨胜任:刚才讲了心理方面,还有可以使用一些药物,不要太去在意这个东西。另外查一查女性看有没有更年期、精神方面的疾病。
刘惠亮:实际上在我们门诊室日常能遇到大量这样的疾病,很多病人非常严重的症状,比如刚才提到就是心慌得很厉害或者胸口闷、难受,甚至包括说不上的心脏不舒服,就是很难受、很痛苦,非常痛苦,但是到了很多的大医院,找了很多优秀的大夫,看了以后给他做非常仔细的相关心脏的检查,都没有发现他心脏有任何的器质性疾病,我们考虑是功能性的神经官能症造成的。
刘惠亮:但是这些病人往往有一些错误理解,医生说没有病,实际上是说没有器质性的疾病并不是说没有病,我今天讲也是有病的,调节不正常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但是这种治疗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很重要的就是首先第一个要放松心情,第二要理解你这种症状不是通过医生用一点药就解决的,需要一些调节的过程,当然也是需要辅助的药物,我们医生根据他的情况,比方说有焦虑的情况,用一些交感神经药物的基础上给他一些抗焦虑的药物,有些人有焦虑的情况,也有一些人有忧虑的情况,都会出现心脏的表现。
主持人:那这些患者来说他们生活上有哪些注意的呢?
刘惠亮:生活上还是保持人生乐观的思想。咱们知道虽然社会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一个竞争的环境,大家都融入的情况下神经容易是紧张的状态,但是调节很重要,工作、放松掌握好,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有所放松。人体都是这样的,总是给他一个很紧张的东西必然造成不健康,人一定要适当的运动,老是待着越不运动症状会越来越重,实际上运动以后对神经放松就是非常重要的。
刘惠亮:另外,我们经常建议,可能需要一些好的家里安慰或者好的朋友的交流,对精神的宣泄,对这些人都是好的治疗方式。
心脏病病人在家的突然发病应该怎样救助?
主持人: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很多心血管患者容易在冬天发生危险,想请问两位专家,如果心脏病病人在家里发生了突发的情况应该怎样进行简单的救助呢?
杨胜任:冬季因为天气比较寒冷,非常容易造成血管收缩,血管收缩以后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血管收缩以后血管上一些本来就已经产生的动脉斑块就非常容易破裂,这样就会造成急性血管闭塞的过程,这样就产生严重的心绞痛、心肌梗塞,如果是下肢血管闭塞会出现疼痛的情况。
杨胜任:紧急的情况下,我想第一个首先让病人卧床。第二,如果家里有一些药物,考虑到心脏有缺血的情况,可以给他含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第三,及时的打电话,请求120或者999上门救治,不要盲目的自己打出租车或者驾车去医院。因为这些急诊情况下病人非常容易出现一些情况,比如像心肌梗塞的病人,造成死亡80%都会在心肌梗塞发生的头两个小时出现,在这头两个小时出现的心肌梗塞死亡病例里面占80%的都是恶性的情况造成的,比如室颤的情况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带专业的除颤设备,就容易造成病人死亡,在转运过程中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除颤仪这样的设备,其他的人是束手无策的。
主持人:一般心血管患者在发生急症之前可能都有先兆的症状,有哪些症状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呢?
刘惠亮:比方说以前从来没有症状的病人,这段时间一动就胸闷、嗓子发紧,就要注意了。特别是有糖尿病或者有冠心病的病人,另外,本来就有心绞痛的症状,但是比较稳定了,近一周或者两周出现症状的加剧,比如疼痛的时间延长了,或者疼痛的程度加重了,或者以前需要比较大的体育活动才能诱发他的疼痛,现在轻微的活动就诱发他的心绞痛了。第四,以前用药以后可以很快的缓解,现在用药以后不太容易缓解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这个病人是不稳定的状态,我们叫做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者不稳定心绞痛,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强化的治疗,把他的心脏稳定下来。
心血管患者冬春要注意什么?怎么运动?
主持人: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他们冬春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刘惠亮:我想注意几个问题吧,一个,因为咱们要坚持他日常的用药,比方说有高血压病人必须要保证继续使用药物把血压控制在比较好的水平,特别是原来使用剂量的药不能满足血压的控制,需要加量,这样心血管的病人扩血管的药物要坚持服用,不要停药。
刘惠亮:第二,我们不太主张有心脏病的人在寒冷的季节,特别是大清早,去锻炼身体。
主持人:一般我们不建议晨练?
刘惠亮:特别是老年人或者有心脏病的病人去晨练,我们建议下午有阳光的时候或者晚饭后进行锻炼。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清晨的时候,正好是心律加快、血管收缩,就容易发生给心脏增加负担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再去晨练就非常容易发生一些突发的事情。
刘惠亮:第二,早晨也往往比较冷,特别是冬季在北方地区早上起来气温都比较低,他出去寒冷刺激以后更容易诱发血管的痉挛、给容易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更容易造成突发事件。
刘惠亮:第三,有些慢性疾病的患者服用一些药物,他有时候习惯早上晨练吃饭完早饭以后才吃药物,这时候正好是药物浓度最低的时候,这时候去锻炼,刚才讲血管又痉挛、又交感兴奋,而药物反而是作用最低的时候。
刘惠亮:因此考虑这些因素,不建议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去晨练,锻炼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更建议下午太阳出来以后或者晚饭以后。
主持人:心脏病、心血管病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和运动量呢?
杨胜任: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运动一定不要选太剧烈的竞技性的,选有氧运动。
刘惠亮:较好的运动,对老年人、对心脏病,刚才杨主任提到,第一,不要选择无氧运动,比方说健身、举重这些都是无氧运动,这肯定不适合心脏病人。第二,虽然是有氧运动,但是竞技性太强,比如说踢足球跟人比赛,这种就不适合了。我们建议较好的运动方式,是快步行走,每天半小时以上的快步行走。
当然量非常重要的,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体去判断,比方对张三适应的对李四就过了,为什么?每个人的年龄不一样、体质不一样。有氧运动虽然较好的是散步,但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可以选择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游泳,当然这里都还要提到一个爬山的问题,我们不太主张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把爬山作为一个主要的项目。
考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爬山特别是下山的时候,对老年人的膝关节的损伤是非常大的。第二,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犯了心脏病了,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是非常不安全的。我们建议平地上,随时有问题可以停下来,这样急救、抢救出现问题都比较容易控制。
主持人:所以说在心脏病患者或者说心血管患者在运动的时候应该要很注意的。
刘惠亮:对,我们讲运动一定要适量运动,为什么讲适量运动呢?度是什么样呢?第一,要循序渐进,这个量要逐渐增加。什么叫合适呢?就是说你运动完以后不觉得难受,比如说不能运动完以后觉得非常疲乏、运动完以后觉得心脏非常不舒服,比如他本身就有冠心病,觉得憋得不行、难受、心慌,这就过了。运动完以后心里没有任何的不适,这个量就是合适的,就可以逐渐的慢慢的把量增加。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