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孩子五岁了,现在患了腺样体肥大。我都不知道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张新利教授解析:腺样体肥大也叫咽扁桃体增生。儿童腺样体轻度肥大常属生理性,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淋巴组织,并随年龄而增生,6岁时即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渐缩小,若其影响全身健康或邻近器官的功能,才称腺样体肥大。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但是腺样体肥大有哪些危害,该怎么治疗,家长们却还是一知半解。本期访谈小儿耳鼻喉专家们就来谈谈小儿腺样体肥大及其治疗。
张新利教授: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局部表现
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发生耳鼻咽等症状。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舌根后坠常有鼾声,夜寐不宁,鼻分泌多,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因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吞咽与呼吸之间共济运动失调,常发生呛咳。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粘膜,易患气管炎。因咽鼓管受阻易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致听力下降,鼓膜内陷。
常有全身营养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反射性神经症状,如表情迟钝、胸闷不安、肺扩张不好,日久致鸡胸或扁平胸。少数由于慢性鼻阻,长期缺氧而出现肺心病,甚至急性心衰。检查可见腺样体面容,硬腭高而窄,纤维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顶有粉红色,分叶状淋巴组织块,鼻咽部触诊可触及柔软肿块,必要时可作x 线鼻咽侧位片,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治疗。
儿童腺样体肥大在临床上较常见,已经引起家长和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后鼻孔附近)的一团淋巴组织,一般来说在6、7岁时最大,10余岁时逐渐退化萎缩。儿童期免疫力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一次或几次的感冒就会使腺样体增生肥大,之后感冒虽然好了,腺样体却没有缩小。腺样体肥大会引起许多问题。
儿童腺样体肥大或同时伴有的扁桃体肥大会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这种疾病的症状是睡眠打鼾伴憋气(即呼吸暂停)、张口呼吸。儿童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2%,主要发生于2~6岁,呼吸暂停、缺氧会不同程度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引起呼吸、发育、神经认知等方面的异常,严重者甚至引起儿童的猝死。
长期用口呼吸,在气流的冲击下,硬腭高拱,会使面部发育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等。由于面部肌肉活动受限,患儿面部缺乏表情,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会使上气道呼吸受阻,患儿易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反复发作,结果使扁桃体、腺样体进一步肿大,形成恶性循环,不易缓解。
张新利教授
儿童腺样体肥大会引起鼻腔、鼻窦炎症不易引流,压迫或阻塞咽鼓管(中耳腔与鼻腔之间的通道),腺样体本身的炎症,儿童咽鼓管软骨弹性差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渗出性中耳炎。根据我们的临床统计,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住院的患儿中,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为74.3%。所以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患儿更应警惕渗出性中耳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