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耳鼻喉科专家介绍说,小儿的腺样体通常有这样的过程:小孩2-10岁是腺样体肥大时期,6岁时长到最大,10岁以后开始萎缩,到13岁左右就消失了。所以临床上,小儿腺样体肥大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腺样体肥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则需要治疗。
李威专家介绍说,在儿童时期,假如出现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的原因使腺样体慢性发炎,则会发生增生肥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儿腺样体肥大病症,也就是病理性腺样体肥大。临床上常表现为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常有咳嗽、头痛、精神不振或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耳鼻喉科专家表示说,小儿腺样体肥大常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小儿患有腺样体肥大后,由于小儿鼻咽部比较狭小,所以常会因鼻塞影响而张口呼吸,尤其是在家间睡眠时,其症状更明显;长期的张口呼吸,气流会冲击硬腭,使之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也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中隔偏曲等病症;假如患儿的鼻涕向咽部倒流,刺激下呼吸道粘膜,还会引起咳嗽,轻易患气管炎等等。
2、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易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等病症。而儿童发育需要大量的氧,假如小儿发生腺样体肥大,则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的发育,并且身体抵抗力下降,还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
3、假如小儿患有呼吸道感染,则易患鸡胸、漏斗胸,长期呼吸道阻塞严重时还会导致肺扩张换气不良,引起肺动脉压升高,甚至诱发肺源性心脏病。尤其是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腺样体会发生病理性增生,可迅速增生肥大,加重鼻阻塞,阻碍鼻腔引流,鼻腔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因此,耳鼻喉科李威专家提醒,当小儿患有腺样体肥大后,应留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这样可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症状,有时腺样体也会逐渐萎缩,便不需要特殊处理了。但假如是症状明显的腺样体肥大,则需要尽早治疗了。专家表示说,对于小儿腺样体的治疗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才能更好更快地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