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发展的趋势--小切口手术
主持人:讲到外科大家都知道开胸手术疗效很确切,但是会有一个很大的切口。术后的疤痕也是很多患儿家长担心的问题。现在有一种技术叫小切口手术,这种小切口手术是怎么回事?
刘迎龙主任:首先讲一讲手术常规的入路,我们做心脏手术,病人仰卧,切口从正中切开,把骨头锯开以后,心脏漏出来。但是这样对以后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想能不能用一些比较小的、比较隐蔽的切口,对孩子的损伤会小,对心理影响也小。因此在1994年的10月我就开始了从腋下做先心病的手术,在肋间做,切口很小,在前胸没有切口。94年做的孩子现在已经17岁了,我们随访过这个切口对孩子的心理、生活、胸廓的发育的影响,我们发现没有影响。这类孩子心理的状况要比做正中切口的孩子要好得多。目前我们在国内几百家医院都可以开展这样一种小切口的手术。我自己这种方法做了有将近一万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主持人:这也是未来外科发展的趋势?
刘迎龙主任:现在先天性心脏治愈率高、远期效果好,如何提高病人的远期效果,使病人心理也能够接受,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小切口广泛的受到病人的欢迎。
先天性心脏病不可不防肺动脉高压
主持人:刘主任讲先心病三级防治时讲到先心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但是很多患儿的家长并不重视。先心病的患者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最后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顾虹主任:在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大的缺损如果不进行治疗,几乎所有的病人最后都会产生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有时候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如果发展到最后的阶段,艾森曼格综合症这个时候,病人的远期生存率都不理想。
刘主任在外科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病人,也有很多经验。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是对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仔细的综合检查。心内科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包括心导管检查,来看一下肺血管病变的程度还有没有可能做手术。有些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是检查后就有手术指征;有一些病人经检查后没有手术指征;中间有一些病人通过药物治疗争取到了手术的机会,再做手术。及时这部分病人做了手术,术后还有一些病人要长期随访。内科的处理,术前诊断、术后长期随访,是我们和外科一起联手做。
刘迎龙主任:先心病一定要早诊断早干预,晚了很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严重的心脏衰竭。要做到尽早诊断,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法去治疗,这样效果会更好。
顾虹主任:我们中心有国内各地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为什么这么晚才来看病?在民间流传一些不正确的说法,也有一些地方的医生对先天性心脏病不够专业,这些家长被误导了,很晚才带孩子来看病,结果失去了手术的机会,非常可惜。刚才刘主任说的先心病防治发展不均衡就有这方面的特点。大医院、大中心的心脏科医生们很着急,知道这个病要早诊断、早治,但是并不是国内各地的医生都有这样普遍的认识。
另外,如果是已经是艾森曼格综合症的病人,我劝这些家长不要强行做外科手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病人做完手术了,两三年浑身肿得很厉害,不如不做手术。以前说这些病人活过20岁,现在有的病人甚至能活到60岁。
有艾森曼格综合症的病人或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女孩子尽量不要怀孕,因为妊娠这个特殊的生理状况会给肺动脉高压的年轻的妈妈们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母子都会不平安。我们每年要处理很多例这种病例。
刘迎龙主任:举办这个健康栏目来讲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大家都不太知道,我们通过媒体把这些知识告诉大家,愿孩子们都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顾虹主任:我们要呼吁家长根据小孩的病情尽早的治疗,对于他以后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主持人:小孩在治愈先心病之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刘迎龙主任:80%的先天性心脏做完手术以后,孩子跟正常人差不多,可以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甚至还可以当兵。但是有些孩子恢复还是差一些,这类病人接近20%。比如心脏畸形特别复杂,手术时机比较晚的孩子,要避免一些剧烈的活动,避免感冒来保护心肺功能。
顾虹主任:另外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手术后一定要长期随访,不是做完手术就没事了,希望这些病人能够每年都回到我们中心来随访。心功能、肺功能都需要重新评价,有一些病人术后还需要长期的治疗。希望这些病人能够检查随访。
刘迎龙主任:肺动脉功能的治疗有时候像高血压一样需要终身服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