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名医齐聚畅谈百姓健康,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健康和医学论坛网联合播出的《名医堂》。本期节目为您邀请到的是国内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吴卫红教授,跟我们大家一起聊一聊关于小儿脑瘫康复的话题,欢迎您吴教授。
吴卫红::你好,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我第一次听到“脑瘫”这个词就会想,脑瘫是不是指脑部瘫痪,它跟身体其它部分瘫痪是一样的吗?不听大脑的指挥了吗?
吴卫红::脑性瘫痪由脑损伤引起孩子发育过程中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发育在未成熟脑,母亲怀孕以后婴儿形成,这个阶段造成的脑损伤造成的缺陷,孩子出生以后造成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常合并有其它的一些合并症,比如说智力发育落后,语言障碍合并有癫痫或者一些感知觉的障碍,行为的异常等等。它是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症。
我们国家脑瘫的患病率最新的资料2011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平均患病率是千分之一点九六,也就是说按每年我们国家有1600万到2000万新生儿出生,他是以4.6万的速度递增的。
主持人::很多。
吴卫红::对。目前6岁以下的脑瘫的孩子31万,而且每年都是以千分之一点九六的速率在递增。
主持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儿脑瘫应该如何分类和分期的呢?
吴卫红::小儿脑瘫主要是一个分型。型别是跟他大脑损伤的部位有关系,再有跟它引起的引起肢体障碍部位有关系,两种分法。 比如说大脑皮层发育障碍,或者是锥体树在发育过程中发生损伤,多引起痉挛型,痉挛型的脑瘫是占所有脑瘫患儿60%-70%。 如果是基地节的病变,大脑某一些和团病变损害,那么它引起的表现是我们叫做手足徐动型。孩子在运动过程中,有过多不必要不自主的活动。
还有就是小脑的损伤,都是中枢脑损伤,小脑的发育异常,它一般引起的都是平衡障碍、攻击失调这些型别。我们临床上常见的还有混合型别,以上型别任何两个型别加在一块叫混合型。
还有特殊的类型叫迟缓型。往往家长发现小孩特别软,百天的时候坐起来应该照相头树不起来,这种迟缓型的是一个过度型,不是一个固定型别,会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会逐渐出现积张力的增高发硬,不随意的活动等等。这是根据病变部位来分,根据病变肢体障碍分四肢有问题的四肢瘫,三肢有问题三肢瘫,偏瘫一侧身体有问题的,还有双瘫指四肢都有障碍,下肢比上肢重,上肢手还能活动,下肢走起来有明显的异常等等,是不同的型别的分法。
主持人::小儿脑瘫比较严重的问题除了四肢的瘫以外,可能还有很多并发症。并发症还有哪些呢?
吴卫红::脑瘫的原因是由脑的发育缺陷和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造成的,最早也最明显的除了运动障碍它的合并症是智力低下智力发育缺陷,智力低下占50%-70%,脑瘫的孩子多多少少合并有智力的问题。
其次是语言的障碍,这个孩子除了运动上有问题,他可能说话说不清楚重的孩子可能影响咀嚼吞咽的功能。14%-75%合并有癫痫,异常惊厥的发生这也是比较多见的。
当然由于脑发育的损伤,受到障碍了,还会有一些感直觉的异常,比如说斜视,可能会有60%左右的孩子可能有视力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孩子合并有行为心理的问题。
主持人::并发症是如此之多,不同时期的小儿脑瘫是否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呢?
吴卫红::对。会有这样的,我们现在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进行干预,为什么?因为小年龄孩子脑瘫的表现和大年龄孩子表现不太一样。
小年龄孩子特点,妈妈最早发现运动落后,3个月4个月该翻身他不会翻身,爬在床上头抬不起来。白天照相的时候可以靠着照个白天相,但他头控制不了,最早发现小年龄的孩子是软,这是一个症状。
还有一个症状是硬,过硬。孩子受到任何刺激的时候,比如说门一响,或者有人大声说话,孩子表现很容易哭起来,身子后仰老百姓说这孩子非常容易打挺,发硬往后打挺。1岁以后的孩子发现运动发现。
会走的孩子,家长发现他走的时候脚后跟不落地,一开始跑的时候脚停不住,一开始停住以后脚后跟能落地,随着能力增强脚后跟有时不能落地,出现既发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如果不干预会出现其它激发的改变。比如肌肉肌腱的段所,骨关节的改变,髋关节的脱位,这些改变如果不干预治疗会先后出现。
总而言之从小到大这个孩子最主要的一个症状,脑瘫主要是在运动障碍,最早容易发现的也是运动方式落后,其次他随着年龄的发育还会智力问题、语言问题、视力问题甚至还有听力的问题等等。
主持人::刚才聊了这么多症状,这些症状对小儿的危害具体有哪些呢?
吴卫红::由于这个孩子运动受到限制,他可能合并智力的问题合并视力的问题,或者还有其它的问题,影响了他的对于外界信息的学习、接收,影响反而反过来反作用于影响他的智力发育。
根据病变程度的不一样,这个孩子比如轻度的他可以经过干预以后,经过其它辅助的治疗以后他能够上学。重度的可能就走不到学校,接受不了教育,最后成人以后他也回归不了社会。
主持人::引起小儿脑瘫的高危因素都有哪些呢?
吴卫红::我刚才说了小儿脑瘫的定义,一定是妈妈怀孕以后,胎儿形成一直到孩子出生到婴儿期,也就是说1岁以内这些任何因素引起的脑损伤。高危因素就在这里,首先就是说她分怀孕时期的、出生时的、生后的,第四部分还有四分之一是不明原因的。
怀孕前有母亲的因素有胎儿的因素,当然也有遗传的因素。母亲的因素高龄出产,从年龄角度。再一个母亲是否有慢性病。
主持人::慢性病包括?
吴卫红::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算。母亲怀孕期间有没有感染,现在国外的研究绒毛膜羊膜炎对孩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是有影响的,母亲怀孕期间是否接触有毒的物质,我们临床有这样的病人,母亲怀孕期间一氧化碳中毒,母亲怀孕期间她在化工厂接触有毒物质等等。
当然现在还有一些不好的因素就是母亲如果**,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是有影响的。这是母亲的因素。
其它就是胎儿的因素,比如说这个孩子本身在发育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有异常,他在中枢神经胚胎这个发育过程中,各种因素比如受到感染出现发育缺陷,早产、低体重都是胎儿的因素。
还有就是一些遗传性的因素,当然在诊断脑瘫的时候特别要注意,鉴别遗传代谢性疾病。它不是一个典型的脑瘫,它可能有肢体运动障碍的表现,但是它不一定是脑瘫。但是早期的发现可能跟脑瘫症状一样。
主持人::遗传性的概率占到多少呢?
吴卫红::是这样如果是痉挛性的脑瘫,家族再发性是正常家族的10倍。本身脑性瘫痪本身不是遗传的,不具有像染色体病、基因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主持人::可能接受外部创伤的原因更多一点。
吴卫红::各种原因,刚才讲妈妈怀孕期间的因素,当然出生的时候也有,比如出生时孩子有窒息有产伤有颅内出血也是造成的原因。生后的原因更多,孩子在新生儿期有黄疸,胆固醇增高造成合黄疸是造成手足合动型的脑瘫的原因。感染也容易引起脑损伤,最后还有一部分不明因素造成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教授在常识方面,给我们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我们的《名医堂》除了现场直播以外,还为新浪网友开通了网上实时互动平台,现在很多新浪网友提出他们的问题我们看一下。
网友::我亲戚家有1岁半的小孩,头不稳不会坐,抱住时腰老挺四肢张力大,不太会抓东西,不会玩手,已经确定为脑瘫,能治吗?费用是多少?
吴卫红::脑瘫过去在20多年以前可能认为是不治之症,但我们国家小儿脑瘫康复事业进行20多年了,对于脑瘫康复治疗是有方法的,它有原则,要早干预早治疗。对于刚才造成脑瘫高危因素的孩子,出生以后不要等到症状然后再去治疗,高危的孩子早期应该积极干预。干预目的不是治愈,因为脑损伤已经存在,将他的残疾障碍减少到最低。让他获得什么能力?第一获得移动能力,获得他能受教育的能力,最后目标是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长成人以后。是有治疗方法的。
刚才网友提的问题已经1岁多,头还树不好腰挺不直,实际上还是应该积极的进行各方面的功能训练,智力的开发,不应该放弃,实际上这个孩子应该很早的就应该进行干预。
当然这个孩子究竟最后能不能站起来走,还是需要辅助器具的应用,要看康复的效果。同时不要忘记,这样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他的智力发育,有的家长很注意一定要让孩子走起来,忽略了他的智力的开发,所有的康复训练都是被动的,他不是主动的有需求的这样做效果就很慢。
国内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根据人的生理发育提到的,如果把这个时间错过很难弥补。
主持人::如果我们遇到高危的小孩,在他很小时候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小孩很小的时候没有办法发现他有明显的症状,这时候有没有什么明显的或确诊的手段呢?
吴卫红::第一从妇产科应该做好这个宣传,孕妇的保健还有生产过程的这种,现在我们妇产科接生技术已经提高的很快,挽救了好多早产、低体重孩子的生命。当这些产妇带着自己孩子准备回家的时候,应该多做宣传,基本上要注意这个孩子他的饮食情况、睡眠情况。因为脑损伤的孩子最早的发现第一他睡不好,他可能因为新生儿的孩子应该是一天里他睡眠时间是20-22个小时,脑损伤的孩子哭的很厉害,大人把他抱起来明明看到他睡着了,一放到床上就哭。
一般的孩子吃完了就睡,脑损伤的孩子很难喂养。第三个他在发育的过程中很软,运动发育有里程碑,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走,但他往往很软,头也太不起来,翻身翻过不去,也是智力落后表现。还有一种表现是这个孩子发硬不是发软,当你给他穿衣服换尿布的时候,发现这个孩子容易打挺,两条腿分不开非常容易僵直,这个也是早期的表现。
时期上脑瘫的孩子早期表现从他生活中来,在护理的过程中发现他跟正常孩子不一样,要早早的求助于医生。
主持人::谢谢吴教授。
网友::生第一个小孩是脑瘫,第二个是脑瘫的机会大吗?
吴卫红::脑瘫不是遗传的一种病或者是一种障碍。你要看他第一个孩子是脑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她是产时的原因,产程很长这个孩子窒息了,生的时候评分分数很低,出生以后又有感染或惊厥,这是造成他脑瘫的原因。第二个孩子在这方面要注意,这两个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第一个孩子说是脑瘫,他是因为遗传代谢病有脑瘫的症状,按照遗传代谢病咨询他合适不合适生第二个孩子。
网友::孩子2岁,不怎么会走路,走路一蹦一跳的感觉像喝醉酒,手乱晃,眼睛不看地面往别的地方斜视。叫他没有多大的反应,之前会说简单的话,现在不怎么说语言障碍。喜欢用脚尖走路,经常拍打手,对陌生人没有视觉反应,眼睛看不清,头颅CT表现脑内实质未见异常影点,内部影点及站位。脑室系统形态大小及位置未见异常,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脑沟池位形态大小密度未见异常,中线结构无偏移MRI表现双侧脑实质信号未见明显的异常,脑室脑沟系统未见明显的扩大,脑沟脑裂没有增宽,凹陷结构居中,请问这是哪方面出的问题?
吴卫红::这个孩子的特点就是有运动障碍,有姿势异常脚尖走路,有听力不好好像是听不见一样,有手眼协调的障碍不看着说话的人。当然还有语言障碍,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孩子原来是会说话,后来就不会说话。这一点是需要跟脑性瘫痪鉴别的,脑性瘫痪它的定义是脑损伤,但这个损伤是非进行性的。尽管他临床上可能会我刚才说小时候运动方式落后,长大原来能够走,脚后跟还能放下,时间长了如果不干预的话,他可能出现脚后跟不落地的症状,这个症状是继发性的改变,不是脑组织本身的病变。
这个孩子刚才这个网友提供的这些信息,我认为这个孩子病变是进行性的病变。
主持人::就是有发展的意思?
吴卫红::对。当然他没有提供他的高危因素是什么?我建议这个孩子可能做相应的一些检查,比如说视觉跟听觉的诱发变位,究竟是听不到你的声音还是智力差,对声音的感知觉的反映差这是要鉴别的。
还要除外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有一些病是属于他有发育但是他有倒退性的病变,这个孩子原来会说话,尽管说的不清楚现在越来越不说了,而且他有自闭的表现,所以应该继续做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对于运动的一些康复还是可以做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