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妈妈病了的时候,要去医院,不能自己随便乱吃药。接下来请介绍一下脑瘫的发病率到底有多高?
李洪英:在我们国家有一些报道,大约1000个活产婴儿里1.2到2.7个孩子可以患脑瘫。我们国家这个数据是1999年从江苏6省市里得出的,还没有国内范围的数据,和国际上的报道数基本是类似的,就是在千分之1.2到2.7之间。
主持人:脑瘫到底有哪些种类呢?
李洪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个是按照脑瘫的肢体不同分为单肢瘫、双瘫,双瘫是指双下肢瘫痪,还有偏瘫,是指一侧的肢体,或者是左侧,或者是右侧,还有一个是双重瘫,就是四肢全都受累,一侧重一些。还有是四肢瘫上下肢都全受累,这是瘫痪的性质,主要放在几大类表现,包括痉挛型的,大约在脑瘫里面占60%到70%,主要是肌障增高。家长会感觉到你的孩子胳膊、上下肢比较硬,这就是痉挛的表现。再一个就是手足虚动型的,他自己想运动,医学上叫随意运动,但是他控制不好。比如拿什么东西的时候,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随意地拿。肌障率增高和减低之间有一个动摇。再一个是供给失调型脑瘫,主要是受累积了,病变损伤到小脑,引起供给运动失调。再就是肌下瘫,这个是比较小的,多见于比较小的孩子,通常是痉挛型脑瘫和组织协调性脑瘫的一种过渡形式。再一种形式就是混合型脑瘫,就是上面说的几种类型同时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一共有两种分类方法。
主持人:您刚才说有一个类型是小脑受了伤害,这个脑瘫一般是哪个脑受伤害?
李洪英:最常见的就是锥体系损伤。老百姓都知道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会发出一些锥体性突出,传导的指挥到下级的运动,如果大脑皮层和它发出的输出受到损伤之后,就是痉挛型的脑瘫。刚才我们说是锥体系统,另外还有锥体外系统,就帮助我们完成一些比较随意的运动,像我们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想说话,口腔运动就比较协调一些。还有一个锥体外系,就包括中脑等等,它会发出一些传导纤维,指挥我们这些平衡协调运动,如果这部分运动传导系统受损伤以后,表现的就是不随意运动,就是手足虚动型的脑瘫。另外小脑也会发出神经纤维,影响正常运动的协调完成,如果它的纤维受损伤以后,就是供给失调型脑瘫。
主持人:当发现孩子有哪些不正常的表现就可以判断这个孩子可能有脑瘫呢?
杨亚丽:有时候我们从新生儿开始检查。有的发现新生儿开始好哭、好闹,有时候好打挺,就是头往后背,身子往后仰,有一种哭闹的声音还不一样,有时候有一种尖叫声,他哭的声音比较直。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孩子特别安静,很软,不爱活动,这也是一种表现。觉得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听话,实际这也是一种表现。还有一种就是吃奶吞咽困难。一到吃奶了,容易呛。再大一点的话,该注视人的时候,一般到了一个月,就该看人,而且对着他笑,他有时候就不能看你,不能笑,还有一个是追物,追东西追的不是很好。再一个就是听声音,对声音没有太多的反应。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大拇指应该张开了,手都有张开的情况,但是他还不行,他的大拇手指头一般喜欢在里面,愿意握着拳,大拇指在里面握着拳。还有就是六个月以后,小孩脚站地的时候,不会脚尖着地了,但是他还脚尖着地。再有就是运动落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