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在我国,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有很多,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但是很多患者很多都不是很清楚是什么病,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治疗,如何治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今天孙浩主任将和我们一起探讨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问题,孙主任你好!
孙主任: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好!
孙浩 主任
主持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如何诊断的?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孙主任:髋臼指数。从髋臼外缘向髋臼中心连线,其与H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称为髋臼指数,其正常值为20°~25°。小儿开始步行后,此角逐年减小,至12岁时基本恒定于15°左右。髋关节脱位时此角明显增大,甚至在30°以上。
Von-Rosen摄片法。婴儿仰卧,使其两髋伸直并外展45°,尽力内旋位摄片。正常时,股骨干轴线的向上延长线经髋臼外缘相交于腰骶平面以下。但髋关节脱位时,此线则经髂前上棘相交于腰骶平面以上。然而,个别患儿的髋关节脱位在外展、内旋位有自然复位的可能,结果表现正常。本法测量较为可靠,适用于新生儿期股骨头骨化中心尚未出现者。
髋关节造影术。在婴儿期,股骨头尚未骨化,髋关节绝大部分属软骨,在X线片上不显影。故髋关节造影术有利于观察关节的透亮部分和软组织结构。方法是:患儿平卧位,全身麻醉,在无菌操作下,自髂前上棘以下1.5~2cm插入18号带有针芯的穿刺针,进入皮肤后,向下、向内对准髋臼,直至触及髋臼,然后转向外进入关节囊。注入造影剂。
Perkin象限。股骨头骨骺核骨化出现后可利用Perkin象限判断髋关节的脱位情况。即在两侧髋臼中心间连一直线,称为H线,再从髋臼外缘向H线做一垂线(P线),将髋关节划分为四个象限,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下象限内,在外下象限时为半脱位,在外上象限内时为全脱位。
>>>推荐阅读:李维维主任做客访谈节目:介绍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知识
CT检查。近来有些学者用CT检查婴幼儿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看到骨的缺损、髋臼变形引起脱位,并能看到骨的变化、软组织的嵌入、股骨颈的前倾及股骨头脱位的程度。
CE角。也叫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即股骨头中心点至YY'线的垂线与髋臼外缘和股骨头中心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其意义是检测髋臼与股骨头的相对位置,对髋臼发育不良或髋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有价值。正常为20°以下。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