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儿佝偻病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王桂兰:主要表现在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佝偻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1)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月以内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等。这个时期常常无骨骼病变,血清25-(OH)D3下降,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
(2)激期(活动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典型的骨骼改变,各月龄表现不同,例如:3~6个月可见颅骨软化;7~8个月常见方头、鞍状或十字状颅骨;1岁左右表现为胸廓畸形,如佝偻病串珠、鸡胸、漏斗胸、郝氏沟及手镯、脚镯;1岁以后可见膝内翻或膝外翻;除此以外还会有全身肌肉松弛、蛙腹、重症则出现脑发育受累等表现。
(3)恢复期:患儿经过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活动期症状消失,重症佝偻病患儿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和运动功能的障碍,轻中度佝偻病治疗后很少留有骨骼改变。此期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
主持人:家长如何识别孩子是否患有小儿佝偻病?
王桂兰:因为早期患儿骨骼改变不明显,而多汗、烦躁、夜惊等神经精神症状无特异性,需结合患儿年龄、季节、病史及相关检查做出综合判断,因此应该咨询儿科医生或儿科保健医生尽早明确并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