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胃食管反流病共识制定的过程。您认为这项共识出台后对国内目前的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会有何作用?
林教授:这次共识是依照当前国际上最普遍、最先进的共识意见程序——Delphi阶层程序达成的,其过程是,首先参照Delphi阶层程序组成专家组,由专家起草一系列条款,经过几轮反复修改和研讨后提呈到大会上进行表决。
这次达成的胃食管反流病共识具有一定的优秀性,因为专家组是严格遵照Delphi阶层程序标准挑选的,即专家具有一定代表性,具有实践经验且代表不同观点,从而保证了决议本身的代表性和优秀性。
本次会上,专家组就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典型的反流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和我国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我国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方面与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是,我国对凡有上腹不适症状者均推荐进行胃镜检查,因为在胃镜下可以直接、准确、及时地鉴别出糜烂性和非糜烂性病变,而且我国高发的食管癌和胃癌也必须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做出诊断,因此,在这方面我国是比较先进的。西方国家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时一般先进行质子泵遏制剂(PPI)试验,最后才做胃镜检查,这一诊断过程相对较长。所以在这次共识会议中我们讨论了诊断步骤,把我国的先进之处体现出来,突出国内特色。
另外,专家组还对争议最大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以及Barrett食管的诊断标准达成了共识。目前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有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出现肠化生才可以诊断,另一种认为有柱状上皮就可以诊断。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并不多,面对这两大主流观点,专家组接受了一种普遍的诊断标准,即柱状上皮替代食管下段鳞状上皮,同时进一步明确有无肠化生。这就为将来诊断标准的修订做了准备,对临床研究和实践均具有指导意义。
专家组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原则也达成了共识,使今后我国在胃食管病诊断、治疗和研究中都会有章可循,更有利于国内医学水平的提高。
记者:请问共识是否已经出台了呢?
林教授:还没有,不过我已经把稿件交付印刷了,估计大概2006年11月底应该可以出台。
记者:相信临床医师都在期待着这项共识的发表,最后,谢谢林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