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表现,而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科医生遇到的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它对人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目前,人们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度和就诊率都很低,很多患者由于不自知,往往延误了治疗时机。下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孙晓红教授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孙晓红教授
专家简介:
孙晓红,女,博士,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至1999年,主要从事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并先后完成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工作。主要致力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功能性食管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症、功能性便秘、以及功能性腹泻等。
主持人:孙教授,请简单介绍一下胃食管反流病,目前临床上,国际国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情况如何?
孙晓红: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在临床上也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在西方例如欧洲、美国等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在10%~30%,尤其在孕妇中,出现烧心、反酸的人更多。在国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相比西方国家而言相对较低。根据对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及周边城市在1997年做的调查显示,普通人群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在6%左右,这些人群做胃镜检查,出现食管粘膜损伤的发病率在2%左右。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人群发病的年龄分布上,儿童是不是高发人群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但已经有的数据显示目前胃食管分流病仍然多数集中于成年人身上,这和儿童和成人的发病机制是有所区别的。对于婴儿来说,因其还不能清楚表达身体的不是,我们可以从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些现象寻觅,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小孩吐奶,这与他们下食管括约肌发育有关,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主持人: 胃食管反流病除了食管本身的典型表现外,是否有累及食管外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医生如何鉴别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孙晓红:普通病人如果泛酸、烧心或者胃部不适基本完全可以自我感知,能够基本详细说出自己不适的症状。但有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甚至包括医生本身,仍无法明确的说出不适的具体部位甚至是没有特别明显的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一些表现。这其中,有的病人胃食管反流的症状不是非常典型,却有咳嗽、哮喘等症状,去呼吸科就诊,使用了一些支气管舒张的药物,但效果却不是特别好,这时候有经验的医生会考虑到是否和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