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有哪些HER2检测方法
主持人:在进行治疗之前,患者可能要先进行HER2检测,那么,目前临床上有哪些HER2检测方法?
沈琳教授:这个可能是大家很关注的问题,我怎么才能把它筛选出来呢?是通过普通的影像学检查还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大家都知道,每一位胃癌病人,你在做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拿到病理,我们叫金标准,就是从你的肿瘤中取出一小块病理组织,看看它是不是胃癌,这是一方面。在看的同时,就会有两种方法来检测你是不是HER2阳性的。一个是免疫组织化学法,也就是在病理上做一些特殊的染色,来看一看它是不是阳性,而且还要看这个阳性所占的比例和程度是什么样的,然后把它分成阴性的,1个加号的,2个加号的和3个加号的,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特殊的原位杂交的方法,我们叫做FISH或CISH的方法,来看它的基因拷贝数,然后找到阳性和阴性的cut off值,也就是界值。这个界值在胃癌中一般定性为2.0。当然这个对于患者来说无关紧要,大家只要知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判断你是HER2阴性的还是 HER2阳性的。这两个方法结合在一起,目前在国际上对HER2阳性胃癌的共识是FISH阳性,或者是免疫组化3个加号,它也可以判定,你就不需要做 FISH检测,就可以知道是HER2高表达或者是阳性的病人。
主持人:那就是说HER2检查对患者来说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对吗?
沈琳教授:对,它的意义就在于HER2阳性这部分人群的预后是不同的。其次,这部分人群可以接受针对HER2靶点的治疗,这也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HER2阳性胃癌患者需要接受针对HER2靶点的治疗,那这个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沈琳教授:这个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因为在国际上有一个临床试验,把这些HER2阳性的病人筛选出来之后分为两组,一组用针对性治疗,一组不用,然后看看这两组之间,就是一个接受治疗,一个不接受治疗这两类人群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发现,接受针对HER2靶点的单抗药物治疗的人群,他们的生存更好、更长,疗效更高,它可以更多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主持人:那临床上是不是有一些原本可以接受针对性治疗,但是因为没有及时就医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检测,选择的不是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最后导致治疗失败的这种很遗憾的例子?
沈琳教授:这样的例子当然有。因为我们以前一方面不认识这样的病人,另一方面,因为针对HER2的治疗,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很有名的临床研究叫ToGA试验,这个 ToGA试验证实了曲妥珠单抗也就是赫赛汀,对于HER2表达的人群,它可以与细胞膜表面的HER2受体结合,阻断信号的传导,从而把肿瘤细胞杀死或者不让它生长。但是如果没有对这种人群进行检测,就不知道谁用了有效,因为不能乱用,如果没效果把这个药用了,那就是浪费。而且,它还会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另外,是药三分毒,它可能还会引起其它方面的不良反应,这就得不偿失了。但是,如果不把这类人群筛选出来,本来是能用的却没有使用,这就丧失了较好的治疗机会,这也是非常可惜的。所以现在我们要求,在胃癌诊断中,除了要看你是不是胃癌,还要在病理上看你是什么类型的胃癌,是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还有一个很重要,你的HER2状态是什么,就是你必须要检测HER2是阳性的还是阴性的。而且你的阳性是免疫组织化学3个加号,还是FISH检测是阳性的,所以这就不单纯是大家说的阳性、阴性这么简单。所以至少要让所有的病友和医生都要了解,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需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FISH检测来把他甄别出来,然后让他们有机会接受一个特殊的,疗效非常好的治疗。
主持人:也就是说患者要采取一个正规的就医手段,一定要遵循这个检测的金标准来做,否则可能会耽误疾病的治疗。
沈琳教授:对,这还需要病理学家们、病理科医生的努力。遇到一个病人就不要像以前那样简单的诊断是yes or no,也就是说不要简单的诊断为是还是不是,还要进行分型。在分型里,HER2是阳性还是阴性就是一个重要的分型。它不单单与后续的治疗有关,甚至还与患者的预后以及很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都有判定的作用。
主持人:现在临床上诊断出HER2阳性的患者也是非常多的,他们也很关心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它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沈琳教授:目前的治疗,只要是病人获益我们会持续的给他用这种药物。因为目前这类药物,特别像单抗这类药物,它还是以遏制肿瘤生长为主,而不是把体内的肿瘤完全清除出去。不是像手术这样,把肿瘤切掉,它需要持续的作用才能让患者获得长期的利益。所以现在临床上推荐的是一直用到病人对这个药耐药,这是正规的治疗方式。当然,也要根据病人的不良反应以及其它的一些实际情况来判定,看他是不是能够接受这样正规的治疗。
主持人:也就是说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临床上可能有些患者会觉得用了一段时间的药,效果挺不错的,然后就停药或者不治疗了,这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沈琳教授:目前,因为我们在做临床研究的时候,所有的人群只要是治疗获益的都是持续用的。将来停药以后对病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至少目前是不知道的。不过,从整体的生物学特性还有这个药物的作用机制来看,是不主张停药的,就是在疾病进展以前是不主张停药的。因为这个药非常安全,病人用了以后没有什么特殊感觉。而且它也很方便,3个礼拜才用一次,你3个礼拜到医院一次,不用很长时间,你就可以回去了。而且它跟化疗药还是不一样的,它没有那么多的副反应。
主持人:我经常会接触一些外地的或者来自二三线城市的患者,可能由于信息接受的问题,他们对疾病的了解也不是很多,可能在一些小地方或者不负责任的诊所,花了很多的钱,倾家荡产,病也没有治好,甚至于非常保守的治疗了,然后到大城市来寻医,人也比较困难,到这个时候才醒悟,想找一种正确的治疗方式。您觉得像类似这样的患者,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沈琳教授:我们现在主张,对这样的病人要进行一些宣教,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接诊他们治疗的医生也要接受培训,让他们了解胃癌治疗的整个发展历程和现在最新的状态,避免发生这种现象。但如果发生了这种现象,患者应该把他原来取的组织标本带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重新复核,复核之后如果有机会还可以亡羊补牢。但是这种我们还是不太主张,因为这相当于把患者较好的治疗时机丢掉了。如果患者一开始就有机会接受一些**的治疗,那他的预后和他当初的那种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持人:是的,现在很多的胃癌患者都很希望能得到您的亲自诊治,不过您也是非常忙,平时的科研工作和门诊都是很忙的,那借这个宝贵的机会还是请您对患者提一些建议。
沈琳教授:我觉得主持人提的要求挺好的,因为我在临床上还是遇到很多的病人,他们会走入一种误区,就是在治疗的时候或者向家属向病人隐瞒,或者是到一些非专科的医院去治疗,这就延误了他较好的首次治疗机会。因为病人的首次治疗直接决定他的预后,就是说首次治疗方法是对还是不对,是较好还是一般,还是其次,还是比较不好,这会决定病人是否能够完全治愈,或者即使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可以获得长期生存,还有就是转归很差的,这样就会很可惜。所以我们有必要让病友能够了解,现在胃癌的治疗已经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了,第二,要让所有的基层医生能够了解,胃癌现在有很多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来治疗。同时也要让患者和医生能够有更好的合作,增加彼此的信任,让他们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比如说,如果我这边治不了,我可以介绍你到更有资质的医院去治疗。这样,其实目的是让所有的胃癌患者都能接受一个较好的治疗,而且这个治疗不单纯是一时的治疗,而是整体的治疗。整个的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安排,都会直接决定病人的预后。所谓的预后就是他的生与死,长与短。所以这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不允许犯错误的,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网络,因为网络在我们国家用的也很普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肿瘤学的发展,了解胃癌治疗发展的水平,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好的治疗机会。
主持人:谢谢沈琳教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优秀、实用的健康信息,谢谢大家,祝大家健康快乐。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