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对于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目前认为并非只要血尿酸增高,就需立刻降尿酸。降尿酸治疗也是有适应证的,包括关节炎发作频繁(≥2次/ 年),持续、严重或难治性痛风关节炎伴痛风石、泌尿系结石和慢性痛风性肾病等,经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仍>536mol/L,X线片上有受累关节的破坏。
痛风早中期治疗以促尿酸排泄药为主,而中晚期以遏制尿酸合成药为主。首次开始降尿酸治疗应在痛风发作缓解后1~6周开始。降尿酸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值调整降尿酸药剂量,使血尿酸水平长期持续达标。血尿酸一般以<360mol/L为目标值,而对于有大量痛风石的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血尿酸<300mol/L也许更合适。另外,为避免降尿酸时血尿酸波动过大诱发急性发作,降尿酸药的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并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抗炎药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
难治性痛风:不少慢性痛风石性痛风患者对以上传统降尿酸药过敏、无效或不能耐受,只能寻求其他新型降尿酸药的治疗。近年来,已有多种新型降尿酸药陆续上市。
遏制尿酸合成新药如非布索坦,是一种全新的非嘌呤类高效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遏制剂,是别嘌醇过敏或不耐受痛风患者的有效替代品,尤适于有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其对痛风石的溶解率较高,且极少出现致死性过敏综合征。
第二代促尿酸排泄药有尿酸转运蛋白1遏制剂RDEA-594。该药突出的特点是无肝毒性。Ⅱ期临床显示,其疗效与别嘌呤醇相当,对轻中度肾功不全者有效,诱发肾结石的风险极低,无严重不良事件。
痛风的治疗目标如下:
1.尽快且温和地终止急性发作。
2.预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
3.预防和逆转因尿酸钠或尿酸结晶在关节、肾或其他部位沉积而导致的并发症。
4.预防和逆转加重病情的因素,如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感谢您做客访谈节目,网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