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内分泌 > 糖尿病 > 纪立农教授谈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纪立农教授谈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时间: 2013-11-14 14:4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的一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存在很大的危害,但是不少患者对于糖尿病的具体病理以及糖尿病的症状表现却了解甚少。糖尿病较好的控制手段就是了解原因,才能从源头上来防止糖尿病发生,下面一起听听纪立农教授的介绍。

\
内分泌专家 纪立农

  专家简介:

  纪立农,内分泌专家,生于196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1993年~1996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糖尿病中心进修。现任北京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现任主任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国内糖尿病教育与管理杂志》名誉主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临床药物治疗》等杂志编委。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11部。获卫生部优秀中青年临床医学奖。

  主持人:首先请专家跟我们打个招呼!

  纪立农:大家好!

  主持人:作为我国优秀的内分泌专家,您20年来一直从事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相关研究,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

  纪立农: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可以用三个特点来概括:

  第一,患病人数多。根据不同的流行病学研究,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大概在3000万~4000万之间。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第二,患病率的增加速度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肥胖和超重的人群明显增加所导致的。

  第三,现在糖尿病的特点和以前不太一样,以前的糖尿病主要是以单纯的血糖增高为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增高以外还有代谢综合征,也就是说除了有血糖增高这样一个危险因子之外,还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现在经常提到的炎症状态这些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由于这些因素的加入,使得患者不但会出现微血管病变,即主要是眼睛、肾脏和神经的病变,甚至有更多发生大血管的病变的机会,即主要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

  主持人: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国际糖尿病联盟今年4月在其举办的第一届国际糖尿病前期暨代谢综合征大会上颁布了代谢综合征的定义,您能否为我们解读一下这个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纪立农:国际糖尿病联盟颁布的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实际上是沿袭ATPIII即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在2003年制定的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和WHO制定的定义有明显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切点上。另外,IDF的定义强调: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在肥胖的基础上,加上其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才能真正诊断为代谢综合征。WHO定义主要强调的是胰岛素抵抗的状态作为首要的诊断条件,另外血压的切点是在临床诊断高血压的切点,而血脂的切点是有更高危险性的血脂的切点。因此,试图比较到底是WHO或与其相似的定义与ATPIII或与其相似的定义那个更好的努力是徒劳的。因为两个定义所圈定的人群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WHO定义中因使用了更高的心血管危险性的切点,其预测心血管的能力当然要比ATPIII定义好。

  这两个定义在表面上有一些差别,在实质上差别更大,也就是说以ATPIII和IDF新的共识定义所代表的理念主要是充分认识到虽然代谢综合征可能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的现象,但目前代谢综合征人群数量明显增加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是肥胖,因此为了减少人群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性,就要从肥胖的角度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这样认为:WHO定义是一种临床定义。而ATPIII的定义是一种临床前期定义,其公共卫生学的意义要大于WHO定义。

  

相关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