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血管科 > 射频消融术 > 射频消融具体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

射频消融具体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

时间: 2013-03-12 13:1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射频消融具体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

  主持人:像刚才冯教授介绍了消融的方法有很多种,射频消融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支教授能不能介绍一下射频消融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呢?

  支修益: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手段。近年来开始重视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手段。另外,肿瘤治疗还分化学治疗药物和物理治疗手段,化学治疗就是通过细胞毒化学药物治疗肿瘤,属于全身治疗。全身治疗也包括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也是属于全身治疗。

  局部的物理手段主要包括高温热疗和低温冷冻治疗手段等。大家知道高温和低温都可以影响正常的细胞代谢。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细胞就出现凝固、坏死,不同的温度级别,组织产生了不同的物理反应或物理化学反应。对靶肿瘤施以频率460-500KHz的射频电流,产生高频率电磁波,使组织内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互相撞击和摩擦,将射频能转化为热能,局部加热到39-40℃可导致癌组织停止分裂,达41-42℃可杀死癌组织细胞或引起DNA的损伤从而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当其周围的细胞被加热到45-50℃时,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脂质层溶解,细胞膜被破坏,组织细胞凝固性坏死,当热量达到80-90℃,可有效地快速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和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这是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

  射频消融治疗肿瘤是这几年肿瘤领域临床研究的热点。其实真正追溯射频消融的历史,早在1900年就开始利用射频消融治疗疾病了,用射频消融方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如何测温、控温,让消融针在肿瘤局部达到所要达到的温度,这是现代射频消融技术改进的特点,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做到温度可调、可控、可监测。

  第二,针对肺癌的射频消融治疗手段有开胸手术射频消融、胸腔镜下射频消融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等。如肺癌常规开胸探查手术,开胸后发现肿瘤已经侵及周围重要器官或出现肺癌转移等不能进行或不适合进行肺切除手术,就可以用术中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作为补救手段。这种术中发现肿瘤已经侵及周围重要器官或出现肺癌转移等不能进行或不适合进行肺切除手术的情况在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和肿瘤治疗中心已经不多见了,因为目前的影像学诊断,包括代谢影像诊断技术已经对肺癌术前分期有很清晰的判断。但是在许多基层医院还存在有这样的问题,目前在基层医院胸外科还有接近20%左右的开胸探查率的存在。现在一般的三甲医院胸外肺癌手术的开胸探查率已经在5%以下。第二个就是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肺癌射频消融术,电视胸腔镜探查后发现肺癌不能完全切除,这时行射频消融治疗手段作为补救措施,这种情况在三甲医院胸外科还比较常见,而且存在一定的比例。以上两种射频消融术都不是我们强调的微创治疗,只是由于各种因素不能完成治疗手术的补救措施手段

  目前我们所强调和推广的、称之为微创的、物理靶向治疗手段的射频消融是指在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因为CT引导下射频消融,患者的治疗是在CT室完成的,不用进手术室,也不需要全身麻醉。CT引导下射频消融是在CT引导下定位,将消融针插入到肿瘤核心部位,而且这种方法定位是最准确的。为什么?CT可以从从三维角度来确定如何进针才能进到肿瘤的核心部位。所以目前我们推广和使用的微创物理靶向射频消融是指在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

  主持人:使用射频消融可能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怎么来定位,怎么刚好消灭的是肿瘤组织,这是很关键的。

  支修益:是的。我们在上个星期在天津举行的国内胸外科医师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上已经就射频消融治疗肺癌达成共识,目前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手段,称之为肺癌的物理靶向治疗手段。在计算机扫描的引导下、通过几个角度来确定穿刺针消融针的位置,从而达到精确消融治疗的目的。而不论是电视胸腔镜下射频消融还是术中射频消融治疗,通过目测和手辅助定位把探针放到肿瘤区域进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准确程度肯定不如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而且也不符合微创的原则。

  目前中心手术室装备有CT机的医院在国内还很少,但是在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比较普遍。结合国内的国情,结合目前的微创治疗理念,我们对于不能做手术的肺癌病人,高龄肺癌病人,不能耐受全麻的肺癌病人,还是首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这是真正的微创物理靶向治疗手段。

  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具有哪些优势?

  主持人:刚才支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情况下应用这个技术,接下来冯教授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射频消融的优势。

  冯威健:射频消融又是一个新词,射频英文直接翻译就叫“无线电频率”,射频消融简单地说叫做“用无线电的频率去干扰组织,引起它的坏死或者灭活”。原理就是把无线电的天线,也就是穿刺针,在CT或者B超的引导下插入肿瘤的中心,当穿刺针到达预定的位置以后,穿刺针就会打开若干根子电极,有8根、10根、12根,这些都是微电级,将普通50赫兹频率的电流转变成20万到几百万的高频无线电的电波。无线电的电波就从这里释放到组织当中去,电波就会干扰肿瘤组织,肿瘤组织接受到了电波以后内部的离子就会振荡,振荡就会产热,叫做内生热,这样的内生热就直接杀死了肿瘤组织。直接的表现就是,肿瘤组织凝固性的坏死,这就是射频直接杀死肿瘤的原理,就是把电能转变成热能,而且效率很高,同时又是一种绿色能源,没有污染,不像射线会对人体有一些损伤。

  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够做到,在释放电波的电级中放一个测温电级,治疗的同时能够把肿瘤当中的温度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设置的温度自动控制能量,保证肿瘤内部产生的温度能够自动控制在60—100度之间,90度应该是比较好的温度,低于50度只有消炎的作用,不能杀灭肿瘤细胞,超过100度组织中的液体就要沸腾,沸腾就要产气,超过120度、150度、200度,就会炭化、焦煳,反而不利于治疗,如果过度的炭化还造成滞针。

  总的来讲,我们要用60度—100度的温度去杀癌,什么样的能量较好呢?现在的科技告诉我们,射频较好,因为射频消融的设备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原理比较简单,稳定性比较高,设备造价也比较低,另外射频电流几乎没有什么辐射,就是收音机的频率,对人体没有什么辐射,因此安全性也比较高,比起其他产热的设备或者原理来讲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将肿瘤组织用热灭活以后,死亡的组织怎么办?通过机体的免疫功能、吞食功能逐渐的吸收、溶解,这个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活化,就有可能产生免疫提高作用,这也是它比较大的优势。

相关标签
两位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