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帕金森 >   用脑多、常便秘、抑郁焦虑者是患帕金森高危人群

  用脑多、常便秘、抑郁焦虑者是患帕金森高危人群

时间: 2013-03-21 10:5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王振福:非常对。现在在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增加了,帕金森患者就多了。目前我们国内大约是200万左右这么一个情况。

  另外,从咱们国家流行性疾病调查的标准来讲,用脑多的和用脑相对少的职业,用脑多的要发病率高一些,容易得帕金森。

  另外帕金森病,刚才冯教授讲了帕金森病临床上诊断主要靠运动症状,少动,强直,震颤,晚期有姿势障碍、反射障碍。但是这一些运动症状之前,帕金森病人可以有一些非运动症状。比方说睡眠的障碍、嗅觉障碍,比方说便秘、抑郁、焦虑。同时也就是说平常便秘、焦虑、抑郁的人更容易患帕金森病,患帕金森病机率更高。大约有40%的帕金森患者情绪低落,30%有焦虑的情感障碍,这是帕金森的非运动症状。

  当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化验指标,如抽血、尿便,来诊断帕金森。但是也有一些检查,比如有功能影像学检查,可能临床上还没有运动症状,少动、强直,但是功能影像学可能有一些物质的,脑部特定的和帕金森病相关的可以有一些改变。功能影像学、超声,甚至一些核磁一些参数检查都有可能提示将来可能是帕金森。

  谈到预防的问题,因为没有肯定哪个就是,哪个指标就是帕金森病。预防也就没有一个肯定的、有效的、很确切的预防的措施。

  帕金森易漏诊误诊,有运动及非运动症状都应及时就医

  主持人:王教授刚刚跟我们分析了,现代人可能本身生存的年龄越来越长,另外现在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有可能都成为让帕金森疾病越来越多的一个因素。但是其实在刚刚提到的症状,比如说情绪障碍,或者睡眠不好,甚至是便秘,很多都市人可能都很常见,这也给临床医生的诊断造成了很多困难,而且我们在了解了这个背景数据当中,我们知道大概六成帕金森患者是处在误诊,或者漏诊范围之内的,下面我们请冯教授帮我们解答一下,为什么有这么多漏诊和误诊的患者?到底是不是能够通过一些不管是我们医生的教育,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方式,能够让漏诊或者误诊的机率降低一些?

  冯涛:帕金森病的诊断来说无论对于患者、对于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患者来说你怎么在得病早期及时就诊;对医生来说,怎么让病人在出现症状之后得到一个比较明显诊断,些都并不容易。因为对于典型的患者来说,病人有震颤、有强直、有躯体运动迟缓还是比较好诊断的。但是很多患者并不典型,特别是早期患者,可能、病人有一点强直和运动迟缓,但是没有震颤,就想没有抖就不去看病。还有人有各种各样非运动症状,很复杂,包括有的人可能有些抑郁,表情显得比较呆板,到医院看病,有的医生说你是抑郁症,但实际很多情况下病人既有帕金森又有抑郁,这种就容易被遗漏掉。

  这一块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一个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就像这次活动一样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是帕金森的症状才会到医院看病。第二个到哪看病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要去一个专科的医院,比如找专科医生,外科的医生,经验比较丰富,可以给你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准确答案。相反如果找一些不正规医院,或者不正规专科的地方看病,可能就会受到误导。医生和患者都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经济性的应用,国际上诊断水平比国内要高一些,特别是欧美国家比我们高一些。他们有一些手段是检查帕金森疾病,包括王教授介绍过一些功能影像,分子影像,包括PTE技术,包括北京上海一些医院可以做的。但是很多情况医生也不太知道,患者更不了解,他不去做这个检查,虽然说这个病人有人说帕金森,有人说不是,争论了很多年,但是最终得到一个好的诊断,有的时候从治疗角度是比较模糊的。病人受到很大痛苦,医生其实也很困惑。既要进行健康普及教育,对医生来说提高就诊水平,利用新技术新进展帮助患者解决疾病。

  主持人:两个医院都是治疗帕金森比较优秀医院,比较专科医生对基层医生的培训或者是帮助有没有一些工作在做?

  冯涛:我们神经内外科都很重视这一方面,对医生来说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和再教育,我们自己在学习,同时把自己学到知识向其他医生进行回报,交流,包括神经外科分会有运动障碍协会,通过交流,通过文章,有很多工作都在做。

相关标签
四位
专家
帕金森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