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各位网友下午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就脑血管畸形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武汉协和医院 神经外科杨林教授。杨教授,您好。首先我想请您跟我们谈谈脑血管畸形的伽玛刀治疗是怎样的?
杨林教授
杨林教授: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发生上的异常。按病理改变可分为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型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四种。其中以AVM最为常见。适合放射外科治疗的脑血管畸形主要是AVM以及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
由于病变部位脑动脉与脑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与静脉之间直接相通,形成脑动静脉之间短路,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病理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反复的脑内自发性出血、抽搐、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同时,AVM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尽管外科手术切除AVM使相当一部分病人免除了出血的危险性,但确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因AVM位于重要功能区,不能用手术方法完全切除。而且手术可以造成严重的伤残甚至死亡。为了消除术前、术后AVM出血的危险性,减少手术创伤和死亡率,瑞典Leksell教授根据立体定向技术的原理,于1951年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之后,通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6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1970年,Steiner和Backlund医生第初次成功地为一例AVM病例施行了伽玛刀治疗。截止2002年12月底,全世界已有超过31924例AVM患者接受了伽玛刀治疗,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于AVM发病的基本知识
1.发生率 有关AVM准确的发病率及患病率,目前尚无可靠的资料统计。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生出血或癫痫发作之前,常无任何临床症状。据估计,在美国和加拿大,约有50万人患有AVM,约占3.4%。在我国,AVM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比例几乎相同,远高于国外文献报道。在我国,AVM同样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AVM的年出血率以及与病灶大小的关系 文献中报告有关AVM的年自然出血率为1%-5%不等,病灶大小与出血率的关系也有截然不同的意见。Karlsson提出由于AVM属先天性疾病,出生后即存在。回顾性研究了2262例AVM病例,其中1479例**症状为出血,且资料完整。结果显示,小型AVM组(<2cm3)平均年出血率为3.4%,中大型AVM组(>2cm3)平均年出血率为3.7%。
3.AVM首次出血与年龄的关系 AVM第一次出血的好发年龄为10-40岁,尤以20岁左右为高峰期。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随年龄的增长,AVM破裂的机会有所减少。随着年龄的增加,AVM破裂出血的机会也相应增加。因此,对于已确诊的AVM病例,不论年龄大小,均应尽早选择适当的治疗。
4.AVM出血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曾有报告男性AVM出血的危险性高于女性,最多可高出女性1倍。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女性AVM患者在育龄期是发生出血的最高峰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