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脑供血不足 > 器质性伴有功能性障碍介绍

器质性伴有功能性障碍介绍

时间: 2013-12-04 09:3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看来,有时候病人家属也要多听听大夫的意见,毕竟你们大夫更清楚个中利害的。

  的确如此。病人方面不妨多征求大夫们的意见,只是决策权由病人方面掌握。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比较年轻的,20多岁的人。是我和她表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提起,她表姐说我表妹比较烦,总是头晕,住我家。我都觉得她装病的吧。我说,她除了头晕还有其他症状吗?她还呕吐。我说,她要是头晕2天还有可能装病的可能,如果2周了还有呕吐,年轻女孩只要没有怀孕,头晕又伴有呕吐我们就要警惕了。后来她带表妹来看病,我一看她没有别的体征,就走路有些不稳。我说看看眼底,一看眼底发现视乳头边界太清楚,我就和她表姐说你赶快让她去照头核磁,必须要做强化。一定要这样做。当时她表妹还不太情愿,说为何上来就让我做这么贵的检查啊?还私下说了很多气话。但还是找我说的去做增强核磁了,后来发现是一个脑干占位。(占位就是脑子里长肿瘤了)。神外后来手术给切了,恢复不错的。

  我当时当面问该病人了,实际上她这样的头晕已经有3个月了,只是最近更明显一些,而且呕吐数次了。所以,作为医生来说,不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我首先要考虑器质性的可能,到底有没有实实在在的病。如果我先考虑到功能性的,忽略了器质性问题就容易出现误诊。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有器质性的伴有功能性的。比如说,一个老人,59岁。她是头晕。做血管超声,血管中有些斑块,大概狭窄20%。当地大夫讲说,你看你脑子的血管里有斑块,如果斑块变大,你血管就堵了。病人一听,说我快堵了,堵了不就是瘫痪了吗?她就着急了。(把自己给吓着了)所以说,当时输液,用什么液都不管用,每周必定去急诊输2次液。没办法,就坐飞机来北京。 来到医院我一看她的表情,我就说你这个是焦虑症,同时有供血不足。焦虑症是你主要的表现。她不认同,我还是耐着性子和她讲,还给她打了一针镇定剂。让她回宾馆休息。两天以后复诊来,一看表情也平和多了。这样一看,我就再和她解释一遍,再给她拿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和改善脑供血的药。作为大夫来说,不同的情况解释方式不同。比如说这次,我说,你看,你血管狭窄20%,还有80%是通的,假如说你不想活了,今晚回去后求爹爹告奶奶的,说让我血管堵了吧,你也堵不了,因为没有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她一听就乐了,心里也踏实一些了。焦虑的心一放下来,头晕同时就减轻了,高高兴兴回老家去了

  主持人:实际上她的头晕也只有20%是供血不足的问题?

  闵宝权:哎,对。

  主持人:有80%和焦虑有关系?

  闵宝权:是啊。

  主持人:其实头晕这个问题刚才您讲了几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有时候是可以用放松心情,注意休息啊这些方式来调整的。也有些问题需要到医院去检查了。那么,还有些朋友遇到的情况是检查了个够,治了一年半载了,你说晕到什么程度?也不算太严重,但伴随着常年的这个状态他又该怎么办呢?这也算一个特点吧?

  闵宝权:是啊,我在好大夫在线的个人网站上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有些大夫会喜欢用2个问题来归纳这个病,一个是脑供血不足,一个是颈性眩晕。在这里我要多说两句,一般脑供血不足的晕来的不会太长。一般是几个小时,几天这样,输输液常常见效的。 但如果是常年的晕,又多次按脑供血不足治疗,又无明显疗效的,要考虑有没有功能性的可能性。要考虑和她的心理状态有没有关系。第二个就是颈性眩晕。比如说40岁以上的,你要他去做一个颈椎x光片,他报告上都有一些骨质增生,退行变啊。有些大夫会说,你这个可能是颈性眩晕。实际上我个人经验上来讲真的颈性眩晕比例很少的。

  为什么会颈性眩晕?不论是颈椎错位也好,外伤也好,或者说骨质增生也好,它必须要影响到血管,就是影响到通过颈椎横突孔(C6-C2)的那个椎动脉才可以(影像到颈交感神经丛也可以的)。也就是压迫到它了。还有就是影响到颈神经根。导致的麻木啊,疼痛啊伴有头晕。这两种情况归为颈性眩晕里面。还有一种情况是颈椎交感性眩晕,从机理上讲应是颈椎骨性病变刺激了颈部交感神经(颈椎节段性不稳定也可以的,可能相对比较常见),随即导致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脑缺血,除出现一过性头晕外,还可以出现恶性、心慌、胸闷等一系列症状。即使如此,我个人经验是典型的颈椎交感性眩晕案例仍是比较少的。总之,我不主张动不动就把头晕和颈椎病联系起来。(我科老主任颜振赢也是这观点,他曾举例说,好多颈椎严重受伤的病人为何头晕不常见呢?有点骨质增生相比算是轻的了。而颈椎间盘后突一般情况下根本就无从影响椎动脉的。)

  

相关标签
脑供血不足
耳鸣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