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叶烈夫:医学博士,福建省立医院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泌尿外科专业14年,擅长泌尿外科男科专业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尿道疾病、肾上腺疾病的诊治,腹腔镜、输尿管镜、经尿道微创手术、显微外科技术等,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留学1年,在泌尿系肿瘤、腹腔镜手术、经尿道微创手术方面造诣尤深。发表学术论文16篇,参与编写了《男科治疗学》专著。入选福建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叶烈夫教授
主持人:膀胱结石的病因有哪些?
叶烈夫:泌尿结石在尿中形成过程较复杂,多种成分参与其中,主要经过三个阶段:
1.过饱和状态:
尿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液体,其中包括人体代谢产生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钙、草酸、磷酸、镁、尿酸、氨、碳酸、钠、钾、胱氨酸等等,这些成分在正常情况下随尿排除体外。但在一些病因存在的情况下,某种结石成分在尿中的浓度超过它的溶解度,该成分沉淀出来形成微小晶体,这种状态被称为过饱和状态,它是尿结石形成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尿的过饱和状态在一天中不是持续存在的,而是间断出现的,例如在大量活动、长时间工作和夜间较容易出现。所以结石形成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间断生长形成的。
2.盐类晶体成核、生长、聚集:
过饱和状态时,成石盐类微小晶体从尿中析出,粘附于尿中脱落细胞或细胞碎片表面,而形成结石的核心。以此核心为基础,晶体不断地沉淀、生长和聚集。
3.滞留:
如果经过成核、生长、聚集的微小结石晶体,没有滞留因素的影响,这些晶体微粒就不可能在肾小管中停留,也就不可能为结石生长提供足够长的时间,也就不可能形成结石。晶体结石微粒在肾小管中的停留是尿结石最终形成必不可少的滞留阶段。常见引起滞留的原因:引起的尿液梗阻的解剖异常(如海绵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等)、肾小管上皮硬化、细胞内和间质晶体沉积。
主持人: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
叶烈夫:①遏制因素:非常有意思的是,尿中除了有结石形成的物质外,还有遏制结石成核、生长、聚集的物质,如枸橼酸、镁离子、葡胺聚糖、焦磷酸等,这些物质的存在是机体对抗结石形成的机制之一。降低尿中成石物质浓度、提高抑石物质活性和浓度是结石预防追求的目标。
②基质的作用:基质是结石中非晶体蛋白类物质,能增加晶体与晶体间、晶体与上皮间的粘附力,促进结石的生长。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时,细菌会产生大量基质,加快结石的生长速度,所以控制尿路感染是结石预防的重要一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