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性病 > 梅毒 > 性病专家张斌教授谈梅毒的发病特点

性病专家张斌教授谈梅毒的发病特点

时间: 2013-04-18 13:4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近年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及梅毒筛查的逐步严格,梅毒的发病率有愈来愈高的趋势。特别是妊娠梅毒及新生儿梅毒,不但会给母亲和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往往还会破坏整个家庭的和谐。今天好大夫在线就请来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的张斌医生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主持人:当今梅毒的发病特点是什么?育龄期妇女的梅毒发病率如何?

  张斌:梅毒作为一种慢性经典型性传播疾病,因其传染性强、侵犯器官多、病程长、普遍易感性等,一直以来都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防控。其流行特征与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1949年之前,我国梅毒流行十分严重,某些地区高达40%以上。随着国家的严格防控,1962年以后梅毒作为性病基本在我国得以消灭。但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外交流日益增多,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据统计,2004年梅毒感染率是1994年的20倍,2007年一年梅毒感染人数比2006年增长了24.09%。

  随着梅毒整体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妊娠期梅毒也呈现出极大的上升趋势。所谓的妊娠梅毒是指妊娠后感染梅毒或者梅毒患者合并妊娠,目前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极大,不仅影响孕妇的安全,而且还极大影响胎儿的健康,可导致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梅毒和死胎等,严重影响孕产妇和下一代的健康状况。妊娠梅毒增长的过程中,呈现出几个特点:首先,增长的速度大大增快:1990年之前,我国的孕妇梅毒的患病率仅仅在1%以下,短短20余年间增长了数十倍。据各个省市散发统计,2005年上海市孕妇梅毒的检出率高达0.53%,占国内平均水平的10倍;2005年福建省检出率为2.33%;广东省检出率为0.68%;其次,潜伏梅毒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一般均在90%以上。由于这种隐匿性发病的特征,临床上经常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病例,极大地影响了孕妇及围生儿的预后,因此育龄妇女主动接受婚前检查,或将梅毒化验室检查作为孕前检查的常规筛查,对于妊娠期梅毒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再次,人群分布趋向于文化程度低、无正式工作、20-39岁性活跃的孕妇们。可能社会地位较低、流动性大、缺乏相应的卫生知识、不重视自身的生殖健康等导致这部分人群梅毒感染率的增加。所以,必要的社会宣传、普及婚前性健康教育、积极接受婚前检查等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治手段。

  主持人:梅毒患者如果计划怀孕,应该如何做准备?

  张斌:即第一年治疗后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除此之外,如果患者计划怀孕,应该在孕前至少1个月做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检测,与之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如RPR)由阴性转为阳性,或者滴度升高2个稀释度(如从1:2上升至1:8)以上,属于血清学复发;或者有临床症状复发,均应该重复治疗或延长治疗疗程(治疗2个疗程,期间间隔2周时间)。期间还应考虑有无必要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的梅毒感染。

  当然,有极少患者会出现正规趋梅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下降至一定程度即不再下降的现象,而且长期维持此种状态,我们称之为“血清学固定”。但是应该注意这种情况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一般不会超过1:8。就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因为药物治疗不彻底或者治疗不正规引起,可以复治一个疗程,必要时进行脑脊液、心血管系统、HIV抗体等检测。如果这些均为阴性而且经过了正规治疗,即使非梅毒螺旋体不为阴性的上述这种情况患者也是可以准备怀孕的。

  

相关标签
梅毒
性病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