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临床应用是怎么样的?
武爱文:胃间质瘤是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胃黏膜下肿瘤是平滑肌瘤或良性间质瘤,但仍需广泛切除,仅凭活检难以与平滑肌肉瘤、恶性间质瘤鉴别。内镜(腺瘤、息肉)或手术切除是治疗为良性肿瘤的主要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起源于中胚层组织的间叶性肿瘤,1983年由Mazur等 通过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发现后首先命名。60% ~70% 的GIST发生于胃部。治疗胃间质瘤以局部切除为主,包括胃镜下治疗、开腹治疗、经腹腔镜治疗。胃镜下治疗分为破坏性治疗和胃镜下切除,常不能完整切除肿瘤,临床上较少应用;后者如大活检钳切除法、常规圈套切除法、肿块吸套切除法和切开剥离法,主要适于腔内型胃间质瘤,其余3型均无法处理,且瘤体较大者存在切除不完整、胃壁穿孔等危险。我们收治的5例患者均为胃镜担心胃壁穿孔危险而建议手术治疗的。结合体会我们认为手术适应症: ①超声内镜显示肿瘤在粘膜下。②肿瘤直径小于5cm③ 胃镜治疗困难或有危险者④无心肺功能障碍,能耐受全麻者。其中1例为胃结核,非常罕见,腹腔镜成功完成手术,目前随访半年,恢复良好。
目前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胃楔形切除术、胃开窗肿瘤切除术。竺杨文等认为手术切除是较好的治疗方法,而且比较一致认为切除原则在于完全,不在于大范围清扫。事实上GIST极少淋巴结转移。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成熟及超声刀和Endo—GIA的使用.腹腔镜手术的种类及范围不断扩大。由于临床上也看到良性间质瘤切除术后若干年发生远处转移,所以尽管诊断为良性 GIST.外科手术切除后仍需要定期随访。我们认为手术的切除方法上应实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案。位于胃腔内向粘膜生长,不向胃体突出的病灶,可切开浆膜后开窗直视下距瘤体边缘3-5cm切除。采用手法全层间断或连续缝合。浆肌层包埋。向腹腔内凸出胃体表面的病灶,肿瘤定位后,将突出胃体的瘤体套扎后,用内镜切割吻合器(Endo-GIA) 胃底后壁接楔形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胃壁(胃窦部肿瘤楔形切除方向与胃纵轴垂直,防止术后狭窄)。
结合我们完成的5例患者和6月-1年的随访,我们认为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是安全、有效的,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效果尚需样本扩大和随访时间的循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