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传统智慧也在强调和的概念,五行中医里也强调五行的平衡,而且中医也强调疾病也是因为五行的不平衡产生的疾病,能不能从这个角度上也去给我们讲一讲传统中医五行平衡这样的理论。我们如何去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控制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这样的调养。
[张其成]:中医讲的五行,是把人体各种脏器分成五大类,就是木火土金水,我刚才讲的五种人,这五种人的人格可以分五行,中医把人的身体的各个脏器都分成五脏,五脏就是五行,中医认为,人的疾病,人得病的原因有三种,一种叫做外因,一种叫内因,一种不内外因,就是中间的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中医还把宇宙的外在的条件也分为五行,就是把一切东西都可以分成五行,外在比如说,外面有六气,叫做风寒暑湿燥火,实际上也是五行分别侵入人体,对应人体的那些脏器,就容易产生疾病,然后中医的调解,他把药物,也分成这五行,叫做四气五味,然后用相对应的药物对人体进行的调解。所以总的来说都是通过五行的模式,来调解人的或者叫激发人的自主能力,自我治愈的能力。相对应的五行,木就对应木,火就对应星,像这样的调节,然后通过相生,相克来调解。
[主持人]:拿我的例子来讲,很多人说我现在肝火旺,爱生气,这种好象也是现代人很多人的通病,压力大,爱着急,这也是有中医的理论基础吗?
[张其成]:对,肝火旺就是中医的一个症,中医不是治病的,可以说中医是治症的,不是治人的病,而是治病的人,症就是以一种状况,做了一个总结,所以用逍遥散,疏肝理气的药来散,完全是辨证论治,不是辩病,不是以杀灭病菌为目的,而是以调解人的自主值,自调解系统为目的。
[主持人]:我们回答一下网友的问题。《易经》中有哪些心理学的思想现在被成功地心理学家来作为搞心理学的一些培训。另外,现代心理学是如何认识《易经》,或者禅与心理学的一些关系。
[张其成]:我最近参加了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国际会议,我在会上提交了一篇论文就是大易精神与人类精神成长。我提了有三个观点。
第一,大易的精神就是人类精神的核心。
第二,大易精神讲究的是变,变化是有次序的,这个次序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乡生八卦,这个恰好是人类成长的次序,这个次序是动态的次序,人类成长的次序也是一个动态的次序。
第三、大易所说的修行的方法,就是修炼的方法,它叫洗心,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无思无为,这恰好就是人类修行的核心方法。
所以从这点上说,《周易》对现代的心理学是有重大的启发作用。现代心理学已经开始逐步地从试验时政,行为,偏向于物层面的心理学,逐渐意识到了人本的重要性。也就是人文,文化心理学。其中提出了,比如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种层次的需要,现在西方的肯维尔伯,又加了两个层次,在五个层次上面又加了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现在学术界还在怎么翻译,但最高的层次,实际上就是已经融入了文化、宗教、理念、精神支柱、修养等等,就是一种叫大我,超我,还是无我这个层次究竟叫什么,还在争议,但是他已经是这些的结合体了,也就是人格完好的成长,人类精神完好的塑造。这一点西方已经开始向东方倾斜。他们从东方的这些医、儒、道、佛、从这些里面吸取营养,禅宗讲的是什么?明心,周易讲洗心,禅宗讲明心,儒家讲正心,道家讲静心。这一些都会为心理的塑造,心理的成长,自我人格的完善,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好处。
[主持人]:现在记得一种感受,就是有一些周围的朋友也是自己在修身养性。
[张其成]:但是现在有一点人精神上的健康需要有一种心灵上的提升,这是最重要的,这比心理层次高一个层次,我刚才说把心理层次和心灵层次,心灵层次的提升满足,这是最高层,是人的一个**,是**关怀,但是我并不是说大家都去信某一种宗教,实际上国内的儒释道包括中医,他们都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因为如果拿西方的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那种标准,我们国内这些都不是宗教,但是它是一种精神,为什么这些不是宗教,因为它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超越自我的最高的主宰,它没有,我们儒释道都没有,而是让我们心理不断地自我提升自我调整,他全是讲这个,这是非常好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宝贝是中华民族精髓的东西,恰恰现代人丢失了,结果遇到现代社会压力之下,现在有一种快餐文化,西方快餐文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化的一种快速地传播,一种简单化的世俗化的传入,结果这个传入造成了我们心理的失衡。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