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我们发现存在心理、精神问题的患者很多,很多综合性的医院也设有精神心理科室。那么,是不是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是一回事呢?今天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防治科主任杨勇超将为我们做出解释。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防治科主任 杨勇超
专家介绍:
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精神病学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卫生部认证心理治疗师。现为河南省心理协会会员、河南省健康促进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心理协会会员,郑州市科学技术带头人,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防治科主任。
96年毕业后即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曾到北京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学习,师从前国内精神科主任委员孙学理教授系统学习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2000年起担任精神科女病区主任。随着国家对精神疾病的重视,逐步把精神疾病的防治纳入到疾控体系,做到精神疾病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010年起担任防治科主任,负责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记者:杨主任,你好!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是一回事吗?
杨勇超: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放在一起讨论,两者多数情况下是交叉存在的,有精神问题的患者往往也会伴随相关的心理问题。当然,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首先,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假如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人和人之间有碰撞也是正常的现象。有心理疾病的人可能会很难受和反感,甚至和周围的人起争执。但是,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在非正常的状态下;有精神障碍的病人就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别人碰他一下他认为是故意,别人看他一眼他就觉得这眼神有深层次的含义。事实上,他的猜测是没有证据,也无法证实,只是精神障碍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可他还认定自己是对的。
在精神病学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大家都认为他不正常了,但他坚信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是正确的)。
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常出现烦躁不安现象,一般情况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经过别人的关心、劝解有所缓解,甚至有的可以消除;而有精神障碍的病人更多情况下病情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很难会出现自愈,别人的劝解也没有什么效果。
无论是心理还是精神问题患者都存在吃饭、睡觉障碍,心理问题的人是有现实原因的,主要是在不停地考虑某一个或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以至于不思饮食、难以入眠。如果问题解决了,吃饭、睡眠障碍也会随着消失;精神障碍患者却是莫名的恐惧、担心造成的,是在胡思乱想,总认为别人的言行是针对自己的,感觉饭菜有别样的味道,别人动了手脚,比如下毒等,以致吃饭、睡眠存在障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