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看到你的作品中提到《易经》是国内的圣经,儒家道家有一些易经的基础,对个人而言,您能不能讲一讲,解释一下这样的概念,就是你提到大易的精神是什么样的理念,我们如何利用这样的精神?
[张其成]:《易经》这本书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经文,一部分就是传文,按照历史上的说法,《易经》这本书的形成与三个圣人有关系。一个是伏羲氏,一个是周文王,一个是孔夫子。伏羲氏作八卦,周文王演64卦,孔夫子作传文,虽然这种传说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但,《周易》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一点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周易》里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我曾经说过,如果把国内文化比成一条河流,那么易经就是这条河流的源头,易传、易学就是这条河流的活水,周易形成的三个阶段,恰好代表了中华文化精神形成的三步曲。
如果把国内文化比成一棵树,那么易经就是这棵树的树根,大易的精神是就是这棵树的树干。儒、道、禅再加上医就是这棵树上的四根树枝,所以大易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
大易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刚才用八个字和一个字分别做了概括。我进一步把"和"字做一解释。"和"包括了大和、中和、合和、保和,现在我们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是非常符合我们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的。大和是一个目标,是一个极高的境界,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天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心身的和谐。中和,要求我们走中道,走中庸,不要偏激,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绵延五千没有中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合和,要求合作,沟通,互动,互让,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很多人精神的疾患与这一点是很有关系的,不善于沟通。这在企业家或白领阶层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保和,就是要持之以恒,要把大和的精神深入下去,坚持下去。
比如说大和,这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最基本的精神,可是我们当今社会里好象在这点上做的很不够,反而被其他国家学去了。比如说日本,叫大和民族。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一个国内人是一条龙,三个国内人是一条虫,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就说明他们的合和精神,团结的精神,他们发扬的好,我们发扬的不够,我们继承的不够。在合和上面,怎么做到沟通,怎么能做到合和,我想至少应该分这三个层次。
第一首先知道别人,了解别人。西方现在有一个叫做领导风格的测试,了解这个领导是什么样的人格。分了五型。什么老虎型,孔雀型、变色龙型、考拉型、猫头鹰型,这与我们国内的五行人格非常相近,而我们的五行人格里面,还增加有一个内容,是他们所缺乏的,什么内容呢,就是这五行人格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冲、相行、相害等等还有这么一些关系。所以我们也已经初步研发了一个五行人格的一个系统。这是达到合和的第一步,首先了解别人,然后我在怎么跟你沟通。
第二步,诚心诚意地赞美别人,出自内心地欣赏别人,赞美别人,这样才能沟通好。在赞美别人的时候要注意技巧,不要说但是,赞美了以后,不要一下说"但是"。
古代有一个小故事,古代有一个秀才,很会做诗一看对面来了一个女人马上写了一首诗,远看一姑娘,近看一朵花,这个女孩非常高兴,足有三寸长,但是横量。所以这个女孩子非常生气,把他告到县官那里去了,这个县官的名字叫西坡,这个秀才做诗了,他说古代有东坡,现在有西坡,西坡比东坡但是差很多,这个县官非常的生气,把他拿出去充军了。这个县官把他充军了,充军到襄阳这个地方,他舅舅在这个地方,见到他之后,一起抱头痛哭,这个时候这个秀才又一首诗出来了,发配到襄阳,见舅如见的娘,相对泪汪汪,但是,三行。因为他舅舅是独眼,所以说前面是诚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说但是,一下子把它一落千张,这个是讲了一个小故事,这是赞美别人的技巧。
第三步就应该是沟通。很多矛盾就产生于不沟通。所以周易里面有两个卦,也就是一个成语叫否极泰来。否卦是什么,就是天在上,地在下,泰卦就是地在上,天在下,为什么地在上,天在下,是好的,是泰。而天在上,地在下反而是否呢,就在于不沟通。天气是往上升的,地气是往下降的,否卦就是阳的,就是天往上升了,地往下降了,这两个没有沟通,所以就不好。而泰卦是天在下,地在上,天在下,下面的气,天气不是上升吗?地气不是下降吗?所以沟通了,所以就安泰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