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肿瘤 > 垂体腺瘤 > 治疗垂体瘤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治疗垂体瘤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时间: 2013-05-06 10:0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王鹏:如果诊断明确了之后,治疗垂体瘤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王任直:实际上和其他肿瘤治疗方式还是差不多的,主要还是三种方式:一种当然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术治疗,还有一种就是药物治疗,还有一种就是放射治疗。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r-刀,对这几种治疗方法,不同的肿瘤、不同的患者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说起来很复杂。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的时候是很难的。一般来说怎么选择呢?我们有一种类型的垂体瘤,就是垂体泌乳素腺瘤,是可以用药物治疗的,药物治疗就是指现在常用的“嗅隐亭”,吃了以后,肿瘤可以缩小,泌乳素也可以正常,月经也可以恢复,也可以怀孕等等,但是药物治疗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药物不是把肿瘤细胞杀死了,只是把它遏制了。就是说当你把这个药停了以后,肿瘤会又长起来,甚至长的更快。所以如果用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要一辈子服药,不能停。所以,这样的话也会有一些问题。同时吃药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反应,还有一些患者吃药以后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对于这些病人来说,大概就要改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对于无功能腺瘤来说,对于生长激素腺瘤等等,还有刚才说说的ACTH腺瘤来说,大概都是手术治疗为主。就是不同类型的肿瘤,不同的患者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这是第一点。

  还有对于复杂的肿瘤来说,单单手术治疗或者单单药物治疗,或者放射治疗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能就要把它结合起来治。有一些病人可能先吃吃药,然后再手术,然后可能还需要做放疗,可能还要再吃药。这样的话就把几种方式结合起来,只要能控制住肿瘤,就可以了。这就是综合治疗的方案,不是单单哪一种治疗就可以把肿瘤治好的。对一部分病人来说要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所以治疗方案应该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就像对一个儿童患者的治疗应该怎么样,成人应该怎么样,未婚的人应该怎么治疗,已婚的人怎么治疗,有了孩子的人怎么治疗,没孩子的人怎么治疗,城市里的人怎么治疗,农村里的人怎么治疗,都不一样的,包括患者自己的心理状态也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的人可能就是害怕手术治疗。如果能药物治疗,我还是倾向于先选药物治疗。但是有的人不愿意一辈子吃药,嫌麻烦,农村里面买药不方便等等,我愿意一次就把它解决了,有的时候还是优选手术治疗。所以,这个方案制定的时候,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最主要的还是患者相关的一些因素。这样的话,共同商量也好,讨论也好,制定一个具体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鹏:刚才我也听您在谈话当中提到,目前患者在治疗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刚才又听您介绍了这种治疗方式其实是非常清晰的。在已经有比较清晰、规范方式治疗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治疗误区,而且您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王任直:我们在一些学术交流会上也在尽力宣传几个观念,一个就是规范化治疗;就是要把治疗规范化,现在是不规范的。举个例子,包括我们现在的诊断标准,各个医院都是不一样的。

  王鹏:有没有国内通行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之类的文件?

  王任直:现在我们正在做。就是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和内分泌学会已经制定了一个“肢端肥大症”的治疗指南,这个在去年已经发表了。现在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和妇产科学会、内分泌学会正在制定一个《垂体泌乳素治疗指南》,这个很快就要发表了。刚才说诊断的不规范,比如有一些医院,对于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来说,它的诊断标准最主要一个是生长激素,还有一个就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这两个是一定要查的。按照国外的标准来说。但是在国内,我们很多医院只能查生长激素,不能查胰岛素样的生长因子。

  王鹏:是因为仪器设备不能满足需求吗?

  王任直:对。试剂也好,方方面面的原因。即使能查生长激素,诊断的标准也不一样,有些医院诊断垂体生长腺瘤,血里面的生长激素大于10微克,有一些医院是大于5微克,有些医院大于3微克,10、5、3,实际上,现在国际公认的标准是空腹值小于2微克,同时还要做葡萄糖遏制试验,特别是谷值应该小于1,同时,还有一个标准,就是IGF-1是在正常范围内,大于正常范围才能诊断。

  王鹏:如果有了明确的标准,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同的医院有自己不同标准的情况?

  王任直:因为所说的这种标准,把它统一起来是很难的。说到协和医院30年,这些标准最早大概都是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在治疗这些病时制定的,然后其他的一些医院照着做就行了。但是目前检查生长激素的方法不一样,这样的话误差很大,如果把它定的很小,那样的话可能就没有正常的了。有些检查方法可能很粗糙,检查的值误差很大,我想可能是涉及到这个因素,主要还是因为检查设备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极力提倡大家都按照《指南》规定的空腹值小于2,葡萄糖遏制试验小于1,IGF-1 应该在正常水平,符合这三个条件才是正常的,如果超过了大概就是有问题了。为什么说现在要规范化,大概就是指这些。当然同时还有,就是现在我们在很多医院有些对于垂体瘤诊断来说,都是凭影像学诊断的,一照片子,垂体大了就说是垂体瘤,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强调规范化,你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他的症状和体征。第二,一定要有垂体的激素检查,不做不行。第三,一定要有影像学的检查。这三方面的检查缺一不可。不能单单凭影像学检查就诊断他是垂体瘤。

  举个例子,人在生长发育阶段,垂体是可以增大的。比如在青春期,不管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垂体都可以是大一点的,还有怀孕期间,垂体都是可以大一点的,如果在这个期间垂体大,你把它当作肿瘤治疗的话,那就错了。那会给病人带来很多困难和痛苦,这是不应该的。所以一定要查激素,一定要有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变化。三方面的情况综合判断、考虑到底是不是垂体瘤。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会上也经常讲的,因为垂体是一个中枢,假如靶腺功能有问题的时候,中枢垂体也会发生变化。当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时候,垂体也可以大,甚至影像上和肿瘤是一模一样的,这时候如果做垂体治疗,又错了。因为问题不是在垂体,是在甲状腺上,所以一定要查相关的激素,根据检查的结果综合考虑是不是垂体瘤。诊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提倡规范化,大家都应该按照《指南》的要求去做,这样可能就会减少误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规范化治疗。

 

  王鹏:您提到垂体瘤的诊治需要转变三种观念,您刚才提到规范化的观念,还有两种就是微创治疗的观念和集约治疗的观念。这两种观念请您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王任直:微创治疗大概是我们最近这十几年、二十年整个大外科发展的方向。微创是什么?就是损伤小,对患者影响小。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对病人损伤越小,对病人的影响就越小,也越容易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

  王鹏:需要打开手术吗?

  王任直:也需要打开,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打开的范围会小,定位会更准确,对患者影响会小。为什么提出微创这种概念?国际上是从上世纪90年代,德国的教授提出微创神经外科,那是由于科学发展了,我们有很多新的仪器设备。过去神经外科做手术都是用肉眼去做的,凭着我们肉眼去看肿瘤、切肿瘤,效果大家可想而知,很多东西都是看不清楚的。后来发展到手术显微镜,手术显微镜下面我们看血管、看神经看的就很清楚了。实际上应用手术显微技术来做的手术本身就是微创的手术。现在又发展了很多仪器设备,包括我们有一些内镜,或者叫内视镜,这个东西可以直接把镜子放在病灶的周围,看病灶、看肿瘤,看周围的组织结构,可能看得更清楚。还有神经导航,有立体定向等等,还有神经电生理监测等等这些技术和手段。这样的话,就能够做到比过去创伤更小。都能把肿瘤切掉,但是对周围组织影响小了。

  包括一些手术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做垂体肿瘤都是开颅做,现在可以从鼻子就可以做了,因为用的是自然的腔隙和孔道就可以做了,创伤可想而知。过去开颅做有很多并发症,住院时间也长,花费也大,影响也大。从鼻子做,可能第二天、第三天就恢复了,下地到处走了,五天、六天可能就出院了,这种变化病人也愿意接受,对病人影响也小,所以微创神经外科应该说是神经外科今后的努力和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学会里面专门召开微创神经外科的会等等,包括现在我们正在开的(第二届北京协和医院-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微创论坛,2008年10月9日至10月13日),我们医院和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正在办一个微创论坛,微创是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大夫所接受。这一点也是希望大夫、患者都能接受这种观念,最主要的还是减轻对病人的影响,能够保留患者的功能,对病人恢复更好。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创。

  还有一个就是集约化。垂体腺瘤的治疗,我们提倡集约化。 “集约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这么讲?这是从哪个角度讲呢?主要就是说如果我是患者,您是神经外科大夫,我是垂体瘤,来看的时候,您可能愿意让我手术治疗,因为你掌握的是神经外科手术的知识。但是假如我要到内分泌科去看的话,大夫掌握的知识更多的是药物治疗的知识,可能就建议我药物治疗。什么叫集约化呢?就是患者应该到有内分泌科大夫、有神经外科的大夫、有放疗科大夫、有放射科大夫,有这些交叉科室大夫一起组成的中心来看。这样的话,各方面的意见都会吸纳,然后制定一个最适合你的方案去治疗。

  王鹏:目前在我们国家,什么样的医院会有这样的综合中心?

  王任直:如果大家认真去做的话,在大医院,起码三甲医院都可以做到。凡是有神经外科、放疗科、内分泌科等有这方面科室设制的医院都能够做到。

  王鹏:目前成立这种中心的医院多吗?

  王任直:很少,协和医院有,其他医院还没听说。垂体腺瘤治疗中心还没听说。我们大概是2002年建立垂体腺瘤治疗中心,但是其他医院确实没有。为什么说应该到这种中心治疗,可能避免走弯路。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从治疗经验来说,垂体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神经外科大夫往往做了手术以后就不管其他的了,你来看病,诊断了,我给你做了手术,然后我就不管你了。谁来管呢?常常是这些后续方面的问题都是交给内分泌科大夫管了,内分泌科大夫和神经外科大夫衔接的怎么样?这方面就很重要了,衔接的好,后续治疗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如果衔接的不好,大概就会出问题。垂体瘤手术以后,可能对垂体功能有一些影响,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一些激素来治疗,神经外科大夫有的时候很难给予这些帮助的时候,又没有人给他帮助,不就出问题了吗?所以,还是应该到这样的中心来治疗。这是第二点。

  还有从手术本身的经验来说,也是一样的。举个例子,我一年做垂体瘤手术10例,我有我10例的经验,您假如一年做200例、300例,你有300例的经验,300例的经验和我做10例的经验能是一样的吗?假如咱们两个技术水平差不多。现在有的医院一年可能才做一两例,做一两例的经验能和做200例、300例的经验是一样的吗?因为垂体瘤是脑子里面常见的肿瘤,手术关系、解剖关系也是很复杂的。在欧美的一些《指南》里面明确地写,垂体瘤应该到大中心去诊治,在大中心诊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没有这种中心或者只是靠一个人去做治疗的地方。所以国内也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希望在国内各个地方都多建立一些这样的中心。只是大家重视了就可以了,不是说我们条件不具备。这样的话,广大患者有一个更好的或者是更适合自己治疗的方案,治疗效果可能就会更好了。

  王鹏:由于时间关系,最后请王教授给广大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一些建议和忠告。

  王任直:最近这几年,我们也是通过各种渠道也好、各种机会也好,在宣传我们的这些理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得到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我总结分析我们自己的经验,有几点:一个是垂体瘤是一个涉及到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放射科等等多种科室的疾病,不单单有肿瘤的表现,包括压迫的站位效应等等,同时还会对内分泌功能产生一些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的时候是经过治疗以后可以恢复的。当然有的时候即使经过治疗也是不能恢复的,可能陪伴你一生,那就是垂体瘤的治疗是要一生的,不是一时就可以把肿瘤治好,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应该到大的医学中心做这种诊断治疗,因为这样的中心制定的治疗方案可能才最适合你。不应该到一个小的单位或者经验不足的大夫去做手术、去做r-刀,或者去做其他的一些治疗,因为往往这些治疗有可能是不恰当的。刚才也在讲,有一些垂体无功能微腺瘤患者来说,这种肿瘤根本不需要任何治疗,只要随诊观察就可以了,如果今后出现症状了,如果引起一些变化了,或者肿瘤长大了,再治疗也不迟。因为垂体腺瘤本身是一个良性肿瘤,生长是很慢的。有人统计,一年才长一两毫米。在这种生长速度很慢的情况下,是给我们一段时间去观察的,所以不一定急着去做治疗。

  第三点垂体瘤的治疗还是应该综合分析患者的所有情况,最后制定方案。一定要以人为本,一定要考虑病人自己的功能状态,然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这样的话,可能会对患者,包括对患者的家属,包括对家庭,包括对社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否则的话,因为垂体腺瘤治疗不当,也会引起家庭纠纷、社会问题等等。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希望更多的患者和家属能够对垂体腺瘤这种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为现在大家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也更加方便。只有自己对自己的疾病了解的更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才能得到较好的疗效。对于垂体腺瘤患者来说,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疗效。但也有极少数患者疗效欠佳,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由于神经外科仍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医生的知识和经验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极具风险和挑战,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说的。

  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谢谢王教授。

  王任直:谢谢大家。

相关标签
垂体瘤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