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乔布斯、帕瓦罗蒂、沈殿霞等名人患胰腺癌去世,引发社会关注胰腺疾病。专家称,被称为“癌症优选”的胰腺癌,近20年来我国发病率已增长一倍,六成患者前期都误认为是胃病,发现时已到晚期。就胰腺癌的相关问题,我们请来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张中冕主任为大家解疑答惑。
郑州大学二附院肿瘤生物诊疗中心 张中冕主任
专家简介:
职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二附院肿瘤科主任。
社会职务:河南省缓癌协会理事,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常委,河南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专长:长期从事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小鼠高选择性肝转移癌模型,并进行了脂质体猪苓多糖抗肝转移癌作用的研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ERCC-1、P27kip-1、TS、TOPOⅡ等指标预测化疗疗效,首先应用开普拓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以及低剂量脑部预防放疗,明显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治愈率。
近年来就肿瘤临床研究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缓解放化疗毒性,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治疗,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让广大肿瘤患者朋友们看到了曙光。
主持人:胰腺癌被称为是“癌症优选”,请问张主任,生活中哪些人易得胰腺癌?
张中冕主任: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40~7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胰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黄疸或腹痛已至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凡中年以上有上腹不明原因隐痛或胀闷感连及“后心”部,体重减轻或消化功能紊乱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特别是以下人群要格外注意是否有患胰腺癌的可能性。
1、糖尿病人
糖尿病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胰腺癌患者身患糖尿病的情况。非典型糖尿病,即无糖尿病家族史,无肥胖和胰岛素依赖的快速进展型糖尿病,可拟视为胰腺癌早期表现。这一提示有利于部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而早期胰腺癌还有可能被手术切除而治愈。
2、消化道手术
假如做过消化道手术的话,那么患上胰腺癌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根据研究发现,胆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其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增加70%;做过胃溃疡手术的患者,也有较高的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尤其是手术后间隔20年以上者。当然,也有专家对此持不同看法。但不管怎么样,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警惕!
主持人:胰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那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张中冕主任:尽管手术仍然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胰腺癌常常发现较晚,而丧失治疗的机会,因此需要对胰腺癌进行综合治疗。迄今同大多数肿瘤一样,还没有一种高效和可完全应用的综合治疗方案。现在的综合治疗仍然是以外科治疗为主,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为辅。
(2)化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或者为预防术后复发,均可进行化学治疗。对胰腺癌的化学治疗是期望着能降低术后癌的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
(3)生物治疗包括免疫与分子治疗。随着免疫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生物治疗异军突起,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国家卫生部大力推广的生物治疗可有效的缓解了放化疗的毒性,且精准定位,杀死微小的肿瘤细胞,解决了传统治疗的弊端和局限性。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效果明显。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主任为大家分析讲解有关胰腺癌防治的知识,希望对在座的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胰腺癌!
张中冕主任: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