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精神科 > 自闭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邹小兵:自闭症早干治疗效果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邹小兵:自闭症早干治疗效果好

时间: 2014-03-05 11:4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病例:豆 豆上幼儿园的时候,喜欢在角落里安静地活动,从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老师和家长尝试多种方法都无法让他走出“一个人的角落”。家长和老师们都觉得豆豆只是性 格自闭,却万万没想到这个孩子是患有自闭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邹小兵主任指出,有些家长就以为这些孩子只是性格内向,却忽略了孩子是否有自闭症的 倾向。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 邹小兵

 

  专家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硕士导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发育行为儿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容易将自闭、孤独与自闭症、孤独症混为一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邹小兵强调:虽然孤独症或自闭症与自闭、孤独仅有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直至今时今日,社会公众和部分媒体,包括那些初诊为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度严重偏低,甚至混淆了自闭与自闭症两者的概念。自闭症大部分的误解正是源自于这种错误的认知。因此了解自闭症首要是学会鉴别自闭与自闭症。

  “孤独”或“自闭”这两个词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汉语词典中对自闭的解释是:自我封闭;在家闭门不出,对外界不予理会。邹主任表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感受过“孤独”、经历过“自闭”这样的心理历程。

  “与‘自闭’、‘孤独’明显不同,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发病原因不明,其发生与家庭教养缺失、养育者的冷漠、语言环境复杂等都没有明显关系。”邹小兵主任说。

  患自闭症的孩子,与生俱来地带着某种缺陷来到这个世界,他(她)们可能外观俊俏、动作灵活,但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语言交流有着显著的异常,多数孩子存在狭隘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若不予干预治疗,无论轻重病例,多数患儿成年后或不能生活自理,或不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察觉自闭症可疑特征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

  有些孩子平时很少说话,不会与人交流沟通,喜欢独自嬉玩而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凑在一起。有些家长就以为这些孩子只是性格内向,完全未联想到孩子或许有自闭症的倾向,从而错过自闭症的较好治疗时间。

  那么家长们如何才能及早意识到小孩子或许有自闭症的倾向呢?邹小兵主任介绍,一般自闭症患儿在1岁左右就会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表现,敏感的家长应该不难注意到。

  

相关标签
自闭症
自闭症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