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冬季不同体质的人群应如何进补,如阳虚、阴虚、阴虚火旺等?如何分辨自己属于那种体质?
何华教授:中医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列举几种体质的特征和进补方法。
(1)阴虚体质:以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为特征。食宜滋润,可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常用中药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枸杞子、桑椹等。
(2)阳虚体质:以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而弱为特征。食宜温阳,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刀豆、核桃、栗子、茴香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常用中药如鹿茸、益智仁、杜仲、菟丝子、肉桂、人参、黄芪、桑寄生、核桃等。
(3)气(血)虚体质:以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为特征。食宜益气健脾,食物如粳米、小米、山药、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牛肉、鸡肉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同时可配伍少许行气之品如陈皮、砂仁等,以防止气机壅滞,影响消化。常用中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黄精等。
(4)痰湿体质:以面部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肥胖,痰多,身重困倦,口粘或便溏、舌体胖、苔滑腻、脉濡滑为特征。食宜清淡,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用冬瓜、赤小豆、扁豆、蚕豆、海带、枇杷叶、海蛰、橄榄、萝卜、洋葱、紫菜、荸荠、竹笋等。常用中药如党参、扁豆、砂仁、陈皮、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等。
(5)湿热体质:以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口苦口干,身重困倦,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特征。食忌辛温滋腻,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温滋腻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药物调养可用甘淡苦寒清热利湿之品,如黄芩、黄连、龙胆草、虎杖、栀子等。
(6)气郁体质: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为特征。食宜宽胸理气,宜食如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蘑菇、柑橘、萝卜、洋葱、丝瓜、菊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常用玄胡索、香附、乌药、川楝子、枳壳、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的中药。
(7)血瘀体质:以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易患瘀斑、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为特征。食宜行气活血,宜食如山楂、醋、玫瑰花、金橘、黑豆、黄豆、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红糖、葡萄酒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常用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茺蔚子等活血养血的药物。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