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脑梗塞 >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王拥军:脑梗塞的五个征兆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王拥军:脑梗塞的五个征兆

时间: 2014-01-20 09:3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大家对于脑梗塞疾病是有一定了解的,这种疾病以中老年人群体中最为多见。大家要知道些脑梗塞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才能健康生活。下面就来听听专家王拥军的介绍。

\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 王拥军

  专家简介:

  王拥军,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诊断:诊断明确,治疗不及时

  国内大陆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得到有效治疗的只有1千例左右。当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的研究生在2009年的国际卒中论坛上报出上述数字时,场内一片哗然。近日,王拥军教授就我国脑卒中的现状接受了健康时报记者的专访。

  发病率世界第一 救命药未入医保

  在国内,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病人从中风发生到被送往医院的速度、水平以及到达医院后明确诊断的时间都和国外相差无几,能做到“运送及时,诊断及时”。

  然而,“病人送入医院后,从明确诊断到真正开始接受溶栓治疗,本来两分钟可解决,但平均却需要花费50分钟!”

  这耽误的40多分钟竟然全花在了医生给病人家属的用药解释上。以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为例,它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脑血管病人溶栓用药,也是目前用于急性脑梗死病人治疗的单独有效药物,能重新开通被栓塞的血管,避免1/3的病人留下后遗症。

  可这种救命药一支就要6000多元,平均一个病人需要一支半,花费就在万元左右,病人家属一下很难接受,甚至觉得医生有意给病人用贵药。宝贵的救命时间,就在这反反复复的解释中被浪费了,最终,更多的病人选择了放弃。

  用药:关键药物不能医保报销

  记者采访中发现,按照医保规定,rt-PA在用于心脏病治疗时医保能报销,用于脑血管病就不能报销。

  rt-PA最早于1995年在美国首先被批准,成为脑血管病治疗常规用药。2004年该药进入国内,作为心血管病治疗用药进入医保目录。2006年,该药才作为脑血管病治疗药物获得批准使用,但它一直没有获批准进入医保目录,属于自费药物。

  北京社保局医保处解释说,一种药并不是只要进了医保目录就能报销。比如一种药,只规定治疗胃癌时才能报销,但它被用于治疗肝癌和肠癌时则可能不属于可以报销的适应症范围。

  按照规定,抢救病人,医生在第一时间用药,医院有责任先抢救后收费。但脑血管病溶栓用药,恰恰不是抢救用药,只是治疗用药,这在无形中又降低了治愈率。

  科研:投入水平低,无专科医院

  国内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居世界之首。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国民死因排位显示,脑血管病已超过肿瘤排至第一。王拥军说,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也与我国的防控体系尚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我国至今没有治疗脑血管病的大型专科医院”,王拥军说,即使以治疗脑血管病为特色的北京天坛医院,也只有100多张床位。目前,我国治疗脑血管病,都是由神经内科医生负责。中华医学会设立有心血管病学会、肿瘤学会等等,却没有脑血管病学会,这也不利于医生的培养。

  

相关标签
脑梗塞
脑梗塞症状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